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4日
“庄稼医生”廖少龙:奔走田间25年
文章字数:1321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吴述明
  6月7日上午9时许,市植物保护站党支部书记、站长廖少龙带着站里两个年轻人直奔佛子山镇雷畈村。
  到达目的地,廖少龙熟练地换上套鞋,戴上草帽,利索地钻进一块早稻田里。明晃晃刺眼的阳光下,田野里没有一丝风,热气蒸腾。他躬着腰、低着头,在一株株水稻里挑挑拣拣。
  “今年水稻二化螟危害偏重,前期我们已经通过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农户进行防治,今天来看看效果。”
  下田间地头,为庄稼“把脉”,开防治“良方”。今年49岁的廖少龙干这事儿已有25年了。
  自1996年从湖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市植保站工作,25年,从风华正茂到两鬓微霜,他的身影贯穿农作物生长周期,连接着农民和生产,带去技术和丰收。
  “草比高粱长得好啊,这可怎么办?”九真镇的李大叔找到廖少龙,他种了十几亩高粱,由于没有经验,田间杂草丛生。了解情况后,廖少龙主动上门,很快找准症结,给出建议,最终,高粱丰收了。
  “我的棉花怎么不长呢?”麻洋镇的李爹爹给廖少龙打电话。“我马上过来看看。”廖少龙赶过去,仔细查看一番,得出结论:附近田里打除草剂的时候药水飘到棉花苗上来了。“原来是这样。”李爹爹恍然大悟。
  对作物病虫害防治如数家珍的廖少龙,就像一部行走的“庄稼全书”。“胸有成竹”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向书本学,他笔记记了一摞摞,至今仍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向实践学,每到农忙时节,不管烈日暴晒还是风吹雨淋,他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查。
  2019年5月,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有害昆虫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市,为害部分乡镇夏播玉米。
  “一个小小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能破坏一整株玉米幼苗”,面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生物物种入侵,种植户都束手无策。廖少龙积极行动,起早贪黑调研农作物的受灾情况和虫害的发生规律,指导农户识别害虫并及时开展科学防治,最终,“幺蛾子”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廖少龙第一个报名参加小区疫情防控,紧张的防控工作之余,他的心里还牵挂着田里的情况。“小麦正处于拔节期,各种常发性病虫开始蠢蠢欲动,要是防治不及时,影响了收成,那农民的日子岂不是雪上加霜!”
  当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廖少龙不顾连日值守的劳累,主动申请提前恢复全市病虫害普查等业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下乡一待就是一天,没有餐馆营业,饿了就喝一口自带的白开水,啃一口冷硬馒头。在他的建议下,各地及时组织利用无人机进行飞防服务,保障了小麦的健康生长。
  “这是真正对农业有感情的人。”提起廖少龙,瑞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文武不吝赞赏,“在田里做事,夏季茂盛的稻叶常常将人身上划出细细密密的小豁口,我一个种田的都觉得难受,他每次毫不迟疑地往里冲。”
  据统计,廖少龙负责发布的病虫情报共计400多期次,准确率在95%以上,每年挽回农作物经济损失2.5-3亿人民币。
  除了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他还不断进行植保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先后推广了机动喷雾器、无人机、自走式喷雾器等新型植保器械的应用,并试验出在全市成功推广的水稻病虫害规范性用药技术。该技术可以让种植水稻的农民每亩减少施药1—2次,节约用药成本30-40元。
  基层植保工作既辛苦又劳累、待遇还低,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廖少龙的回答朴实而动人:“我是党员,能够实实在在帮老百姓做点事,心里特有成就感。”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