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9日
亮剑大气污染守护蓝天白云
●本报记者付磊磊
文章字数:2244


  “晴空湛蓝、白云朵朵,家乡的蓝天比以前更多了。”近日,城区居民魏女士微信朋友圈的一条消息,道出了众多天门市民的心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禁鞭”、“禁烧”、“禁燃”、油气回收治理、黄标车淘汰等基础工作常抓不懈,进行常态化管理,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一份来之不易的环保答卷
  来自湖北省环保厅的通报显示,1至8月,我市优良天数213天,优良天数比例88%,比去年同期上升1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神农架林区。好空气已成为天门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市环保局局长胡业学看来,领导重视、高位推进、部门协作,是我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根本动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健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纳入到“五城同创”中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并将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秸秆禁烧、黄标车淘汰纳入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现场会及约谈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同时,市委市政府还扩大环境保护工作在乡局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权重,建立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将所有环委会成员单位均纳入考核范围,提高乡镇办场园考核分值,实行“一票否决”,将环委会职能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抓好“三禁”严防雾霾
  2015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在天门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议案》,吹响了城区“禁鞭”的号角。在市政府的精密部署和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对中心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实施源头管控,中心城区“禁鞭”工作一禁即止,成效明显。随后,中心城区“禁鞭”工作转入日常管理。近两年来,中心城区基本无燃放烟花爆竹现象,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在推进“禁鞭”工作的同时,市政府还同步推进“禁燃”工作。今年年初,市政府出台《关于划定天门市中心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将中心城区划定为“禁燃区”。先后出台《天门市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天门市中心城区禁燃高污染燃料实施方案》等文件。市政府多次召开推进会,现场督导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工作,并定期通报进展情况。目前,我市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已全部淘汰报废。
  作为农业大市,秸秆露天焚烧一直是我市空气质量治理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季节更替,点多面广,给“禁烧”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我市秸秆禁烧工作基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监管责任体系。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田块……在收割高峰期,各乡镇机关干部及村组干部守在田块上。在重点时间、重点田块,村组干部甚至将帐篷搭到了田间地头,日夜坚守,防止“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
  在加强巡查的基础上,市政府还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传导工作压力,加强对乡镇“禁烧”工作的督导。
  今年以来,市政府安排了168万元的秸秆禁烧工作经费,采购了2架无人机、数台对讲机开展巡查督导,并向社会公布我市秸秆禁烧举报电话,成立了由环保、公安、农业、水利、林业、交通、城管等7个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7个综合督导组,在大宗农作物收割期间,按照“分片督导,无缝衔接”的原则,严防死守,开展巡查督导工作。
  同时,在农作物收获的过程中实行低茬收割,杜绝焚烧隐患。要求收割机械安装合格的秸秆粉碎装置,并发放秸秆粉碎还田和“禁烧”告知书,凡是没有安装合格粉碎装置的收割机械一律不允许下田作业。
  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市政府每年对秸秆综合利用实行奖补,鼓励机手安装粉碎设备,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提高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的水平,提高秸秆利用率,以用促禁。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我市建设了一批收储中心,引进了一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目前,全市已有30家秸秆收储中心投入运行。回收利用,大大缓解了我市秸秆禁烧压力,带动了广大农户自觉禁烧秸秆并回收利用秸秆。
  齐抓共管,基础治理工作成常态
  近年来,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市委市政府一直常抓不懈,在工业企业监管、城市扬尘管控、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黄标车淘汰和餐饮油烟治理等基础工作上进行常态化管理。
  在日常监管上,市环保局加强对废气排放企业的监管。加大巡查力度,保证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严防设施闲置,严防偷排、漏排,确保排放稳定达标。
  在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上,市政府严格按照“精细化、全方位、严要求”的思路,加强对在建建筑工地以及渣土车的日常管理。所有施工现场全部督促落实“五个一律”,即工地道路出入口一律硬化、一律设置冲洗槽、一律配备冲洗枪、一律配齐保洁人员、一律进行密封运输。所有渣土车上安装GPS定位系统,严格按规定线路、规定时间封闭运输,不带泥上路、不沿路抛撒。
  同时,我市投资1300多万元购买各类清扫、清洗设备30台套,每日上下午对中心城区29条主要道路路面进行洒水冲洗,对66条主干道实行24小时全天候保洁,对680辆垃圾收集车密封处理,投入使用20辆厢式密闭垃圾运输车,城区逐渐由“扫干净”向“洗干净”转变。
  此外,市政府还着力加大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以及黄标车淘汰工作。全市共有77座持证加油站,目前70座加油站已建成了油气回收装置,剩下的7座将在年底前建成。截至目前,共淘汰黄标车956辆,占任务数的87%。
  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对存在油烟污染的新城夜市、鸿渐夜市进行了改造升级,将剧院夜市引入陆羽菜市场规范经营;同时对300多家餐饮行业的油烟净化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组织公旺大街等餐饮集中地经营者安装更换了油烟净化装置;对梨园市场、水文市场、竟陵东街等小餐饮业集中地区实施“前店后灶”的改造,规范经营行为,城区油烟污染治理效果显著。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