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18日
谁发现了“中华第一凤”
60多年前,两位年轻学者考古工地结缘
文章字数:1219
  ●湖北日报记者 海冰 实习生 施含露
  今年4月,“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比揭晓,史前长江中游的文明中心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荣列其中。天门石家河遗址由此引发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也引起了邮票设计者关注。
  多数人不知道,这件古老的玉凤文物,当年是被一位名叫张云鹏的年轻考古学家发现,他也是石家河遗址首次发掘的主持者。
  精美玉凤发现于60多年前
  出土史前玉凤的天门石家河遗址,是1954年冬在当地兴修水利工程中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教授介绍,当时,湖北文物部门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成立文物工作队赴石家河及其邻近地区进行考古工作,由北京派来的张云鹏任队长,湖北省博物馆的王劲任副队长。张云鹏和王劲那时都还不到30岁,他俩在考古中逐渐培养起感情,后终成眷属。
  文物队很快确认石家河有多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在1955年拉开序幕,经几个月连续工作,发掘了罗家柏岭、杨家湾、石板冲和三房湾四处遗址,初步认定石家河一带古代遗址分布密集,遗存堆积丰厚,是一处大型群落性遗址。
  在对罗家柏岭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遗址中部有个土台,土台四周挖有水沟,在南边的水沟里,张云鹏发现了这件团着身躯的玉凤文物,其姿态生动、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同时出土的玉器40多件,有玉人头像、玉蝉、玉龙、玉凤、玉璜和玉管等。
  王仁湘称,这次考古意义重大,开创持续60余年的石家河遗址考古,首次确认江汉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张云鹏领导的考古队还在江汉地区首次发现中国史前稻作遗存,并开启楚文化考古序幕。
  考古界曾不敢相信这是件史前玉器
  这件玉凤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该馆官网对该玉凤有过这样的评价:从目前考古材料得知,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凤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凤形象,开凤纹之先河。
  参与发掘的考古学家王劲已年过九旬,提起玉凤的发现与研究仍记忆犹新。她介绍,因这件玉凤十分精美,制作技术很高,当时考古界不敢相信它与粗糙的土陶共存于同期的史前时代,起初以为它的时代可能是商周。
  它的发现者张云鹏初步判断这批出土玉器属西周遗物。张云鹏随后将玉凤带回交与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后随着石家河考古发掘及研究的深入,这件玉凤的年代被修正为新石器时代,进而获得“中华第一凤”的美誉。
  石家河文化是楚人崇凤的渊源
  从成立文物工作队开始,石家河遗址考古已断续开展六十多年。石家河遗址常有重要发现问世,玉器也常有发现,在肖家屋脊曾发掘出土100多件精美玉器。
  近年在谭家岭发掘出土随葬玉器240多件,是石家河遗址玉器又一次大规模集中出土。这批精美玉器令人叹为观止,不仅类型丰富、形态优美,且技术精湛,其普遍使用圆雕、透雕、减地阳刻、浅浮雕线刻等工艺,专家认为代表着史前中国乃至东亚玉器最高水平。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称,石家河出土玉器中大量出现精美的凤凰、虎、神秘人物图案,并在其后的商周器物中多有体现,这引起考古界研究者探索的兴趣。
  王劲在80多岁时,曾撰文研究石家河文化玉器与江汉文明化进程,由玉凤论及楚人崇凤的渊源,她将凤文化的创造归属为石家河先民。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