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9日
庄品健:抱团取暖共创米业春天
●本报记者 付磊磊
文章字数:1371
  21日中午,烈日高照,佛子山镇庄品健生产基地,一辆满载大米的大货车停在地磅上,等待过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车大米共计40吨,准备运往广东地区。从该企业运出去的大米,每天有15车左右。
  2012年成立的庄品健集团,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成长为天门米业龙头,年销售额6亿多元,将庄品健做成了“中国驰名商标”。
  三大米业抱团闯市场
  产粮大市的天门水稻种植面积近百万亩,年产稻谷约50多万吨。这一资源优势也孕育了众多粮食加工企业。
  2000年以来,天门粮食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至2009年达到顶峰,当时,全市规模以上粮食生产企业有30多家,家庭作坊更是不计其数。
  尽管粮食加工企业众多,发展势头红火,但在10多年的时间里,天门却难有一个叫得响的大米品牌。
  在庄品健集团财务总监钱水看来,症结就在于没有规模,很多粮企受资金、仓储等因素影响,一年只能加工3到4个月时间,难以持续供应市场,这种断断续续的生产和销售,不仅不利于品牌的打造,而且竞争力不强,很难应对市场风险。
  同时,群众藏粮观念的转变,也给粮食企业储备资金和仓储带来巨大压力。钱水说,以往,群众都是将粮食堆放在家里,等到价格好或需要用钱的时候再卖,现在,在田间刚刚收获就直接被经销商买走,粮食收购时间一过,很难再收到大批量粮食用于加工。
  2011年,粮食加工行业市场疲软,天门粮企遭到很大冲击——企业资金回收难,银行不敢放贷,很多粮企濒临倒闭。
  在这样的形势下,2012年,佛子山天山米业、皂市邱桥米业和净潭金源米面3家粮企决定抱团闯市场,庄品健集团应运而生,成为天门米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成功拿下中国驰名商标
  新成立的庄品健集团,整合了3家企业的市场、资源和人脉,合并后,管理成本降低,融资能力增强,市场前景、发展优势凸显。
  庄品健集团建成了仓储能力10万吨、成品粮储存量1.5万吨的仓储设备,并与中储粮合作建设粮储基地,保障了大米加工销售的持续供应。同时,还与华丰、九鼎、惠丰等大型专业合作社合作,签订长期供销合同,确保了大米来源的可追溯和品质的保证。
  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和稳定,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攀升,庄品健创造了天门农业品牌的历史性突破——2015年,“庄品健”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如今,从庄品健集团走出去的大米每公斤要比市场上同质大米高0.1元左右,实现年加工量20万吨,销售收入6亿多元,并成功推出了庄品健、石家河和土城珍米3个大米品牌,远销两广地区,福建、四川等地。
  向高端市场进军
  今年年初,庄品健集团计划在佛子山镇打造3万亩生态有机米种植基地,目前已在天龙、南巷等13个村流转土地1.3万亩。
  “这是庄品健构建全产业链,打造生态有机米的第一步。”钱水说。
  事实上,早在成立之初,庄品健就计划进军大米高端市场。2014年,庄品健投资1.6亿元在佛子山打造庄品健食品产业园,着力打造有机生态稻谷种植基地,提升稻米的品质和质量。
  2015年,庄品健与华丰农业合作社生产的首批包装精美的有机米上市。
  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表示,有机稻的种植并不容易,仅土壤转换就需要三年时间。早在2011年,华丰就已在沉湖地区流转土地500亩,尝试有机稻的种植。
  他介绍,相比普通水稻,有机稻不能播撒农药和化肥,只能用特定肥料,投入高于普通水稻,产量比普通水稻低20%左右,但效益却非常可观,价格要高出普通水稻5倍以上。
  随着全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庄品健集团在大米行业品牌之路和市场拓展上将越走越远。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