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7年02月21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渔薪镇特色种植为农民增收添翼
文章字数:558
本报讯(记者 付磊磊)20日上午,在渔薪镇灰市村荷沙公路沿线,快乐田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成片的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头,蔬菜大棚内,成熟的松花菜已经采摘了大半。
“收完花菜,就可以种辣椒和毛豆了。”合作社负责人说,这个种植基地总占地面积220亩,新建大棚150多个,以前主要种植棉花、小麦、油菜等传统作物,棉花收储政策取消后,逐渐改种蔬菜等作物。
快乐田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只是渔薪镇农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样本。一直以来,该镇6.6万亩耕地,棉花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棉花收储政策取消后,渔薪镇下大力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近两年来,渔薪镇按照“分区布局、集中投入、连片推进、规范经营”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批精品蔬菜、高效养殖和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利用荷沙公路交通优势,打造蔬果采摘线路;发挥天北长渠、天门河等水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渔牧农庄片块。
眼下,该镇逐步形成了以灰市、青山为代表的大棚蔬菜,以朱文台、王湾为主的半夏种植,以郑滩、吴场为代表的甜玉米、秋茄子种植,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占比达到30%以上,为群众增收添羽翼。
同时,该镇还依托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农户探索高效种植,形成规模效应。此外,该镇还引导和支持宇兆农业、杨场酱品、董公公酱品、天将豪猪等涉农企业,打响“绿色、安全、放心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