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6年11月29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龙村“摘帽”记
●本报记者 付磊磊
文章字数:1949
2014年,佛子山镇青龙村被列入省级重点贫困村,谈到“上榜”原因,村支部书记李爱平列举了三条:集体经济薄弱、交通不便、生产条件差。
彼时的青龙村,人均不到一亩地,灌溉需要三级提水,没有通村公路,农产品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销售价格低。
2016年,青龙村不仅有了进村入户的水泥路,宽阔的活动广场,而且村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贫困户有了稳定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三年时间,该村已站到了脱贫出列的当口。
24日,记者走进青龙村,探索该村脱贫“摘帽”之路。
村民齐心推动项目建设
从佛子山镇驱车出发,沿着通村公路一路前行,约15分钟车程,可到达青龙村。村支部书记李爱平说,这条路是2014年以后才修的,以前根本没有这么方便。
“这条路修起来并不容易。”李爱平说,被评为省级重点贫困村后,在工作组的帮扶下,政策、资金都往村里倾斜。
本应是高兴的事,但细算下来,李爱平却为难起来——通村公路3.2公里,按照当时的造价,一公里需要27万元,除去政策补贴的一公里11万元,驻村工作组支持的3万元,缺口依然还有48万多元,这些钱,从哪里来?
村里没有集体收入,只能指望村民集资和捐赠了。李爱平当即就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商量筹钱的事。
青龙村是一个外出务工大村,全村1800多人有近半在外务工和经商,老板也有不少。为了村里有一条好走的路,村干部和党员分头行动,发倡议书,号召村民捐赠,有的主动联系,有的找亲朋好友帮忙牵线,一次捐赠活动,筹集资金30多万元。
尽管还有10多万元缺口,但施工队进场后,村民们有力的出力,只要人力能做的地方,绝不用机械,节省成本。一条通村公路,在村民的齐心协力下终于铺设完成。
李爱平说,很多老党员和村民都加入到了建设队伍中,尤其是路基回填,村里几乎没有花一分钱。
3年来,青龙村投入村级道路建设、电网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近200万元,其中有60多万元是村委会自发解决的。
如今的青龙村,不仅有了通村公路,而且还实现了通组入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提升。
盘活存量兴产业壮集体
地处偏远,虽然是青龙村短板,但未尝不是优势。没有大型工业企业,村级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正是因为如此,青龙村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甚至卖到了海外。
盛围藕带加工合作社是该村2014年新建的一家专门从事藕带加工的企业。老板张茂盛是该村村民,从事藕带种植销售20多年,基地种植面积600亩。
张茂盛介绍,以前一直是给销售商供货,如今进行深加工后,产品附加值得到了很大提高,加工后的藕带可卖到23元/斤。目前,合作社每年加工藕带的时间有4个月,年加工量40吨,销售额200多万元,由于品质较好,产品已出口到韩国等地。
眼下,张茂盛正准备扩建加工厂,将深加工向花生等领域拓展,减少机械的闲置时间。
本土企业的快速成长,为青龙村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该村有青龙米业有限公司和盛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家生产加工企业、1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25户畜禽养殖专业户、13户水产养殖专业户、6户花卉苗木专业户。
除了发展村级产业,青龙村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闲置的100多亩荒山荒坡进行改造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万多元,同时,已并网发电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的固定收入。
牵线搭桥因户施策帮脱贫
村出列、户脱贫,才能真正摘掉贫困的帽子。73户234人是青龙村的脱贫任务。为了让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该村通过牵线搭桥,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村民张四平一直以种地为生,家中4亩多地是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由于妻子长期患慢性病,需要服药,家里生活异常艰难,村委会和包保干部不仅为他解决了医疗救助、危房改造等问题,而且通过牵线搭桥,安排他到武汉海尔集团上班,年收入5万多元。
贫困户周小毛,身患残疾,多年来靠养鸭和种2亩薄田维持生计。2015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办理扶贫创业贷款,壮大养殖业,今年周小毛养殖了3000多只蛋鸭,年纯收入3万多元,靠自己的双手摆脱了贫困。
青龙米业有限公司和盛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一方面吸纳贫困户到企业就业,另一方面为贫困户提供产前资金扶持、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销售服务,让23户贫困户有了固定的就业渠道和稳定收入来源。
村“两委”积极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鼓励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入社,入股分红,务工增收。全村目前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11家,吸纳贫困户39户,流转贫困户土地295亩,每年每亩土地入股收入800元,务工月收入1500元。
此外,村“两委”牵线搭桥,通过本村“能人”的带动、介绍,为37个贫困户找到了就业渠道。三组村民陈永庭建筑施工队,吸纳张罗子和鄢胜利等11个贫困户到施工队打工,每人年收入2万多元。
即将摘掉“贫困帽”,李爱平甚是感慨:“这既是一个脱贫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加快村级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确保贫困户不返贫。”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