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1日
让优秀传统文化 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论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精神
文章字数:1233
  ●本报评论员
  日前召开的全市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通过媒体发声,表达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步的执着信念,表示将坚决扛起让优秀传统文化固化、活化、时代化的崇高使命。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有了文化才会被人们记住。我们的家乡——天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赓续着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6000年前,天门从上古谜城石家河款款走来,孕育出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让江汉平原上的这颗明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愿景。
  我们要坚持深度挖掘,让文化名片更加闪亮。古城古迹古文明,茶香书香蒸菜香。天门大地,到处流淌着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血汗,到处传颂着祖辈披荆斩棘、踏浪前行的动人诗篇。享誉世界的陆羽文化、钟灵毓秀的状元文化、底蕴厚重的侨乡文化、特色鲜明的蒸菜文化,成为天门的四张靓丽名片。我们要从陆羽文化中了解茶圣生平、饮茶风俗、茶道精髓,从状元文化中汲取先辈笔行天下的自信与智慧,从侨乡文化中感悟“敢为人先、敢闯天下”的奋斗精神,从蒸菜文化中增强对先人“无菜不蒸、无蒸不宴”的敬佩之情。这四张名片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善于挖掘文化背后的故事,更好地展示天门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独树一帜。
  我们要坚持传承创新,让文化魅力充分激活。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靠“传”也靠“创”。文化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不然只能是一堆故纸、束之高阁,一派陈词、无人问津。天门是中华文明和楚文化的重要起源地,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曲艺之乡、湖北省中华诗词之乡等,在全国、全省都有较大影响力。天门文艺界群星荟萃、人才济济,诞生了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十八个协会,他们有着十八般武艺。天门优秀传统文化与优秀文艺工作者双向发力,一定会产生双倍效果,文化魅力必然得到充分激活。我们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创造转化、创新发展,创作出一批感染人、塑造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优秀文艺作品。
  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让文化根脉永远延续。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就是坚守根脉,溯源求本,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让文化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满足不同时代对文化的不同需求。当前,天门正处于优势重塑期、资源集聚期、人气升腾期、赶超窗口期,高速发展的“列车”开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天门发展正处在“抛物线”的上升阶段。我们要着眼服务全市重点工作、中心大局挖掘素材、发现题材,以充沛的感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用艺术形式把天门建设“一城五中心”的具体实践记录好,把天门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场景描绘好,把天门集中精力抓工业倍增、就地城镇化、鼓励生育、共同缔造、集体经济五项重点工作的典型做法宣传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生活在天门这座历史文化之城,我们很有底气,也很有福气。让我们在“人间烟火”里,邂逅优秀传统文化里的“诗和远方”。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