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0日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文章字数:849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王潮)近年来,我市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化解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质量呈稳中向好态势。截至目前,中央、省级第一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回头看”和交办信访件均已全部办结。
  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绘好“美丽篇”,坚定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市委市政府定下的总基调。通过近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地表水环境质量呈好转态势,3个国考和8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天门市第二水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氮氧化物累计减排249.7吨;受污染耕地全部实施修复治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百姓认可和感受比统计数字更真实。近年来,我市突出中心城区“四湖镶嵌、六水环绕”自然禀赋,完善城区绿地骨架及生态走廊,建设了一批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小游园”,充分利用城市更新、道路改造的空地、隙地,大量见缝植绿,修建游览道、凉亭,设置座椅以及健身器材,拓展居民休闲、娱乐空间,让绿色走进生活,实现绿化为民。目前,城区共建设“口袋公园”近50个,总面积约48万平方米,有效提高了城市功能品质和群众幸福感。“上班前跑个步,神清气爽。”市民杨女士是一名晨跑爱好者,每天早上围着北湖公园慢跑早已成为习惯,“我家就在边上的小区里,基本上天天过来跑步,这里路好景色棒。”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硬核竞争力”,也是人民群众的“幸福不动产”。我市立足生态之城定位,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发展战略,持续推进重点工程项目造林,大力开展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创建活动,为公路、河流“披绿”,为城市、乡村“梳妆”。近几年,全市新增造林绿化突破21万亩,获评“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累计创建省级生态镇13个、省级生态村95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下阶段,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我市将继续突出绿色引领,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天门。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