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6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床运用“六经欲解时”辨治失眠举隅(三)
文章字数:876
代会容,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湖北省天门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肾病科主任,第一批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庞国明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龙砂医学流派传承人,湖北瘿病学术流派传承人。善于运用纯中药“三辨诊疗模式”治疗2型糖尿病以及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擅长治疗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睡眠障碍以及风湿类疾病。
【从厥阴论治失眠】
陶某菊,女,72岁,2020年4月10日初诊。主诉:失眠半年余,加重1周。患者诉近半年来出现夜间1-2时醒,醒后难以入睡,近1周来患者症状加重,有时需要起床行走后再次入睡,白天精神差;伴性情急躁,口干,口苦,双足怕冷,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周身乏力;纳食欠佳,查体:形体偏胖,面色无华,嘴唇色暗,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滑。拟方予以乌梅丸加减:具体拟方如下:乌梅40g、党参15g、当归15g、甘草3g、黄连12g、黄柏10g、细辛3g、桂枝3g、干姜6g、附子6g(先煎)、川椒5g,共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晨一次,晚上睡前一次。
4月13日复诊,患者诉服药2剂后,早上3时醒;夜间不需要起床活动后再入睡;继上方调整乌梅量为50g,继服1周,患者诉口干明显减轻,早晨5时左右苏醒;每夜能睡7小时,白天精神可;双足发凉症状明显减轻,口干症状亦好转,纳食尚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继续予以成药乌梅丸巩固治疗1月,后期随访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按语】 《伤寒论》第328条“厥阴痛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丑时是指凌晨1时至3时,该患者每天夜间1时左右醒,有时间规律性,符合“厥阴病欲解时”的时间特点;口干、易上火,舌红、苔薄黄,而双足发凉,是典型的上热下寒的表现,而且厥阴经阴气最少,阴尽阳生,根据顾植山教授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病至厥阴,两阴交尽,由阴出阳,枢机不利,阴阳气不相顺接,则阳气难出,阴阳失调”,故表现为寒热错杂。此病例选用厥阴病的经典用方“乌梅丸”治疗,方中乌梅为主药,梅花开于冬季,梅子收于春季,与厥阴欲解时相和,符合《伤寒论》“六经欲解时”中的“厥阴病欲解时”的时间特点,做到了“天、地、人、药”相合,用方适宜,故获良效。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