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0日
党建引领“蔬”写致富新篇章
文章字数:1632
  ●融媒体记者吴述明
  种植基地,刚拔出来的萝卜被整齐摆放在田埂上,个个白嫩水灵;
  加工区,细长的辣椒堆成小山,十多名工人围坐进行分拣;
  冷库前,大卡车往来不息,载着各色鲜蔬奔向全国各地。
  金秋时节,位于多宝镇大众新村的铭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组组忙碌的镜头勾勒出喜人的丰收图景。
  近年来,铭禾农业坚持以“党建红”助推“产业绿”,逐步成长为我市蔬菜产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数以千计农户增收致富。
  支部建到产业链上
  现在的铭禾农业,拥有从蔬菜育苗、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蔬菜自种面积超8000亩,发展订单种植2万多亩。
  “放在以前,这样的规模想都不敢想。”公司董事长吴汉平说,他从2012年开始种植蔬菜,那时生产水平低,销售渠道也不畅,300多亩已是极限。
  为了寻找出路,吴汉平频繁到山东、河北、湖南等地学习,带回先进的蔬菜种植理念和技术,同时也在心里埋下了“红色种子”。
  2017年,铭禾农业选准工厂化育苗经营方向,建起联栋温室育苗大棚,年育苗4亿株,为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后,公司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清洗加工、冷藏保鲜等设施也逐渐完善。
  事业越做越大之时,吴汉平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时积极申请在公司成立党支部。
  “公司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党建对企业发展来说是最好的凝聚力。”吴汉平说。
  在公司的加工基地,一间装饰有党建文化墙的办公室格外显眼。随着铭禾农业党支部正式成立,公司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管理也越来越规范,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如今,铭禾出品的蔬菜已成功走入望家欢、钱大妈、多多买菜等食材供应链平台,直供全国千家万户的餐桌。
  老党员发挥新作用
  育苗、采收、清洗、分拣、入库、出货……进入一年
  中最忙碌的蔬菜收获季,铭禾农业每天有上百名工人出工。
  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组织起来不容易,想要高效管理更不简单,吴汉平却并不需要为此多费心思,秘诀何在?
  “有一批老党员的助力,公司运转忙而有序。”吴汉平揭晓答案。
  “这个辣椒分拣要仔细点”“一个袋子里面的包菜大小要差不多”……作为公司会计兼生产主管,曾凡禹每天都要到各个岗位转一转,叮嘱工人注意一些细节。
  曾凡禹曾任村党支部书记,2019年被铭禾聘请后,一直工作到现在,做得得心应手。“退休以后原本无所事事,现在又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很满足。”他说。
  在育苗大棚,73岁的刘菊香熟练地将一株株嫩绿的莴苣苗埋入穴盘的方格里。“菜苗出芽后要人工进行间苗,保证一格一株,这样才能长得壮。”
  刘菊香是大众新村7组村民,也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公司主要负责组织工人参加农事作业。做事认真负责的她深得工友们信任,平时大家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和她讲,产生了矛盾纠纷,她也积极出面协调。
  吴汉平介绍,公司目前吸纳了各村长期从事蔬菜产业活动的党员4人,中短期或季节性从事蔬菜产业活动的党员12人,他们或是技术过硬的‘土专家’‘田秀才’,或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人富带动千家富
  秋高气爽,65岁的许金香与同伴们一起在田间采收红菜薹,干劲十足。
  由于丈夫患病、儿子因交通事故丧失劳动能力,许金香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担,生活过得艰难。2017年,许金香将家中几亩地以每亩900元的价格流转给铭禾,自己则在公司做零工,每年收入四五万元。
  “自己一个人种田忙不过来,现在能照顾家人,收入也可观,日子总算有奔头了。”许金香说。
  “自己富了不算富,乡亲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创业路上,吴汉平一直秉持回馈乡村的初心。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铭禾流转大众新村耕地2000多亩,每年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以上经济收入,并吸纳村民到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3万元。
  公司还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对订单农户实行“六统一”指导服务,即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提供种苗肥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保底价收购,带动周边1500余户农户种植长豆角。
  来自沈场村的沈桂武就跟着铭禾种了10多亩长豆角,“单季亩均纯收入达8000元左右,比以前种传统作物翻了几倍呢。”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