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1日
人间天河 上善之水
——《汉水的身世》读后感
文章字数:1632
  ◇颜学斌
  袁凌的力作《汉水的身世》始于2014年南水北调通水前夕的走访,2022年10月正式成书问世,是一部历时8年的纪实文学与调查实录。作为和作者一样在汉水边长大的孩子,我怀着一种非常虔敬的心态通读此书,真切感受到作者深邃的历史眼光、缜密的系统思维、强烈的生态意识与浓厚的悲悯情怀,以及中国传统士人那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全书共分“稀缺的血液、迁徙与回流、黄金水道的反光、鱼的记忆、母亲的清白”五个章节,从尘封的历史、航道的兴衰、水利的宏图、移民的乡愁、生态的变化五个维度,书写汉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呈现一条古老河流的生命感。于我而言,在阅读的字里行间更加深了对汉水“母亲河”的全面了解、认知、热爱与敬畏,同时产生了一种很强的代入感与获得感。
  汉水是生命之水。汉水作为长江最大支流,曾有汉江、襄河、沧浪之水多种称谓,历史上更以“江淮河汉”并称。汉水流经陕西、湖北等地,河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沿线武汉、襄阳、汉中等大中城市和78个县市共约2750万人的生产生活赖此维系。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并竣工,2014年12月12日陶岔渠首闸门开启,汉水经过1260公里的长途跋涉开始向北中国输水,哺育整个华北平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地共6000万人口。汉水之于当下的中国,“母亲河”的地位作用更加彰显,近一亿人口“共饮一江水”已是不争的事实。
  汉水是文化之水。从象形、会意等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上理解分析,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为龙,我一直觉得这应该和河流的形状有关。汉水的源头为汉中宁强县烈金坝汉王沟的嶓冢山,《尚书.禹贡》有“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的记载,汉水上游流传千年的禹王故事与禹王遗迹,证明汉水与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大禹治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后世还有汉水古源甘肃,因公元前186年武都大地震导致汉水改道而汉中由此得名的合理推测。随着秦末刘邦被封为汉王崛起于汉中,进而在逐鹿中原中取得最后胜利,于是一个统一的汉王朝、统一的汉民族称谓、统一的汉语言文字横空出世、龙行天下,开始出现于历史长河之中,不光续写了华夏文明数千年的精彩与辉煌,对当下世界格局的影响也至深至远。汉水流域孕育了秦巴文化、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一直方兴未艾,比如汉末汉中张道陵、张鲁的五斗米教、安康的紫阳县、十堰的武当山、隐居襄阳鹿门山学道的孟浩然等,无不向世人清晰展示了汉水的历史魅力与文化张力。
  汉水是生态之水。在作者的访谈记录中,有纤夫、水手、船工、渔民、移民、下岗工人、环保志愿者各色人等。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历经千万年的沉埋淘洗,汉水的生态与业态正在悄然发生历史性的改变与重塑。黄金水道衰落了,工厂企业关停了,汉江十年禁渔了,与之相关的人们也就面临背井离乡和重新择业的多重考验。面对环境的突变,船工水手的无奈与无力,移民的不舍与不甘,志愿者的执着与坚持,这些作者都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作了生动细腻地呈现。当然还有一些内在的生态风险和挑战,如水电大坝对洄流鱼产卵繁殖的影响急需想法改进,汉水沿线企业排放不达标和偷排现象依然存在,竭泽而渔、采砂淘金的乱象屡禁不止,汉水的生态保护任重而道远。
  汉水是上善之水。在“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人类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汉水有着清洁的水质。在汉口龙王庙汉水汇入长江的交汇处,汉水这边是清的,长江那边是浑的,有着非常明显的分界线。汉水藏着丰富的鱼类。在2017年至2020年,有关专家学者在汉江干流采集到98种鱼类,这不光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体现水质的重要标准。汉水还有着最清洁的能源。汉水边上,梯级开发的水电站不光提供了永续发展的不竭动能,还成为拉动当地旅游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在中国,汉水并不是水量最充沛的河流,但她以婉约之姿和博爱之心沿途“献血纳污”,最大限度地担负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汉水流淌千年,泽被后世,历久弥新,利万物而不争,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母亲河”。(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