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7日
熊济三活血化瘀法临证举例(痛经)
文章字数:726
  熊济三,天门市名老中医,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擅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内科疾病以及妇科疑难杂症的诊治。
  熊济三认为,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怎样正确使用,关键在于如何从扑朔迷离的症候中确定是否因于血瘀,须详问病史,细察体征,要从非常规的、不经意处留意,不放过蛛丝马迹;同时,多学习前人经典,掌握病机规律,从而达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平和”之境域。
  典型案例:
  王某,女,17岁,2017年11月20日初诊,经来腹痛一年,15岁初潮时,即觉小腹痛,但未介意,然其痛渐增剧。近一年来,经来前几天小腹剧痛,发凉,得温稍缓,经量偏少,色暗红,有块,经期后移十天左右,经净痛止,但小腹犹隐隐不适,平时较同龄人怕冷,四肢发凉,易感冒。就诊时月经将至,腹痛难忍,面容凄苦,勉为就诊,脉沉弦细,舌淡红偏暗,胎薄白润。诊断为痛经,乃素体阳虚,宫寒血瘀,急则治标,少腹逐瘀汤化裁。
  治以小茴香、炮干姜、延胡索、桃仁、红花、没药、川芎、当归、肉桂、炒白芍、炙甘草、制香附、乌药七副。二诊时,经净痛止,但少腹拘急不适,舌脉同前,拟温经养血,调理冲任,用金匮温经汤化裁,药如当归、川芎、炒白芍、桂枝、党参、黄芪、炙甘草、甘姜、阿胶、菟丝子、补骨脂、枸杞、制香附、益母草七副。并嘱于下次月经前一周来诊,仍予第1次方七副。三诊时,诉其腹痛明显好转,乃依第二诊方七副。如此调治四个周期,半年后因患咳嗽来诊,谓痛经已愈,且畏寒肢凉亦有改善。
  痛经因寒凝血瘀者多,其寒或受风淋雨或食凉物,致寒凝血瘀而成。此例初潮即痛,形寒怕冷,显多数体阳虚,寒自内生,胞宫受累。经前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乃急则治标,经后温经益气,养血填冲,以固其本。禀经期治、经前防、经后固之法。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