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7日
邮路上的“绿衣使者”
——记天门楷模、市邮政分公司渔薪支局投递员王华容
文章字数:1132
  ●融媒体记者王潮
  刚当上投递员时,一些村还未修路,每逢雨天,他都会带一根拇指粗的树枝出班,作用是将陷入泥泞的自行车“拯救”出来——在这条邮路上,一晃眼,王华容已经走过整整29个年头。29年里,他与乡亲们建立了深厚情感,高质量走好了邮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死信复活”不畏难
  今年51岁的王华容是一名退伍军人。1995年,他脱下军装,穿上“邮政绿”,成为市邮政分公司渔薪支局的一名投递员,为10个自然村提供邮政服务,服务人口2.5万人,每天的邮路里程达60多公里。
  从事邮政农村投递工作以来,王华容的邮件妥投率、邮件投递及时率、邮路打卡率均为100%。这还不够,他对那些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从不畏难。2003年末,他在分拣班段进口邮件时,发现一封寄自美国、收件地址为天门县渔薪公社姚家湾的国际信函,看到收件地址便知是一封“死信”,因为渔薪公社是多年前的地名旧称,姚家湾也早已不复存在。尽管如此,他仍下定决心要找到收件人。通过多方寻访,历时一周,跑了近百公里,他终于找到了收件人的孙子,成功投递邮件。
  目前,他成功“复活”由于地址不详、地址变更、查无此人等原因无法投递的“死信”300余件。“于我而言,让用户尽早准确地收到邮件,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王华容说。
  “便民为民”不说烦
  不管什么天气、什么时间,王华容都能准时将信件送到用户手里,从未耽误过。不仅如此,他还主动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在他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记录着片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生活必需品清单,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按需到镇区商店购买,然后在出班时连带将必需品按邮件投递顺序一一分送到位。投递途中,他还经常帮群众交话费、寄信、寄包裹,给不识字的老人读信、读报、干家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投递班的一大半同事无法正常到岗。这时,王华容挑起了其他同事的担子,接邮车、消杀、解车、卸车、分拣……常常要忙到后半夜,才能搞定满满一车邮件。疫情防控期间,每天除正常投递邮件保障通信畅通外,王华容还承担了为留守老人送药的任务。
  “初心不改”不懈怠
  风雨无阻近30年,王华容与邮包为伴,准确送出邮件35万件,送报刊253万份,仅今年上半年,就为乡亲们送农资到田间地头近千吨。目前,在他的言传身教下,3名投递员“徒弟”也已成长为我市乡村邮路服务战线的骨干。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王华容还喜欢钻研农技。在他的投递班段,农户的家庭状况、种植作物及面积等情况他都了然于心。电话簿里,有三分之二的号码是农户的,他的手机也成了农民朋友的农资配送和农技服务热线,哪个农户农田里该用什么药,该施什么肥,他都主动通过电话和短信进行提醒和指导,他也因此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庄稼医生”。
  从优秀士兵到劳动模范、最美职工、天门楷模,王华容始终坚持干一行就爱一行的初心,他的用户都说,“王华容的服务,让人舒心”。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