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09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江中游5000年前已产生发达的人类文明
文章字数:975
6月2日,2023年“方志讲堂·探索武汉城市文明之源”系列讲座开讲,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长江文明研究学者方勤做客方志讲堂,为观众揭秘汉江城市文明的起源。
屈家岭、石家河、张西湾……讲座现场,方勤依据文明探源成果,以江汉地区跨越五千年前后的众多历史遗址代表为例,向现场观众介绍了江汉地区城市文明的发展。
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屈岭村和京山市雁门口镇高墩村,遗址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山前丘陵地带。以屈家岭遗址点为核心,历经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三个时期,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900—前2300年。方勤说:“近些年的考古工作,揭露了一批油子岭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存,主要包括灰坑、房址、土坑墓和瓮棺葬等文物。其中屈家岭文化晚期的三座房址,对于探索该区域的聚落布局、深入认识其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石家河遗址群,位于长江中游腹地,遗址主体年代为距今约5900年至3800年。方勤介绍,石家河遗址群是长江中游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等级最高、附属聚落最多的都邑性聚落。其内涵丰富,遗存保存较好,“石家河的先民创造了大量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在石家河遗址群的陶器上发现约200个刻画符号。可以说,石家河遗址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具有文化引领与文化辐射的重要地位”。
方勤说,经过考古人员对石家河古城水利系统的相关研究,首次确认内城河流、水门、拦水坝、小型水库等古城水利设施,在古城西南水系附近还发现了史前稻田遗存,“规模宏大的石家河遗址古城,及其复杂的水利系统的发现,深化了对长江流域古城规划和布局的认识,也反映了5000年前的长江中游,已经产生了发达的人类文明”。
张西湾城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型城址聚落,距今约4400年。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以夹砂黑、灰陶为主,包括宽折沿大口罐、鸭嘴形鼎足、红陶高圈足杯、宽折沿罐、厚胎喇叭形杯等,“张西湾古城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兴建于石家河文化早期,在石家河文化中期便停止使用。长江中游已经发现了十多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其中张西湾是该地区位置最偏东、面积最小、延续时间最短、聚落等级体系最单一的一座城址”。
“武汉的兴起离不开长江与汉江,两江交汇,水上交通便利,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极大促进了武汉的城市发展。城市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本身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指标。”方勤说。
(据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消息,由长江日报见习记者周庭怿采写)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