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1日
春天,赴一场醉美茶事
彭卫霞
文章字数:2966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寒冬,终于迎来了万物苏醒的春天。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也和二十四节气保持着同样的频率和节奏,到了春天,需要有一种自我改变和自我革新,来唤醒生命内在的潜能。
  3月6日惊蛰,特别喜欢这一“惊”字,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生命在萌动,大地生发出无限活力。这样美好的季节,如不去探访草木,岂不辜负了春的美意!
  3月7日,一群久蛰于格子间的女人们,按下了工作的暂停键,相约奔赴佛子山陆泉生态茶园,行走在草木间,来一场知茶、懂茶、赏茶、采茶、制茶、泡茶、品茶、爱茶的茶文化体验之旅。在与茶的亲密接触中,去案牍之劳形,离尘世之纷扰,念《茶经》之精深,感茶文化之博大。
  车刚驶进火门山陆泉生态茶园,远远地就望见了一大片绵延起伏的青绿。那一片片新绿,因凌晨一场春雨的洗涤,洁净得一尘不染,宛若新生。一株株茶树是那样整齐,那样贞静,远离了尘世的车水马龙,笃定地生长,默默吸纳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
  踏出车门,一缕清冽甘甜之气浩浩荡荡扑入眉宇,直入肺腑。我尽情地长吸一口气,接着是几个深呼吸,似要把春天融进血液里、植入骨髓中。
  面对一片茶园,心中蓦然生出一股久违的、莫名的感动,那是见到久别的知己和故人才有的感觉。说来惭愧,在这样一个功利浮躁的尘世,知己和故人都成了一种奢侈,人孤独地来,孤独地去,生命的痛苦和忧伤除了文字,只有茶可担当。所以我把草木当作了知己,尤其是灵魂自带香气的茶,每每一盏在手,便觉置身于春天里,饮一口茶,便是饮下了整个春天。
  开展活动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换服装,服装展示厅陈列着各款色彩绚丽的古典服饰:华贵大气的唐服,庄重典雅的宋服,朴素简洁的采茶服,还有与之配套的帽子、头巾、碧玉簪、围裙、各色古风绢丝扇等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气质、身材挑选适合自己的款式。
  茶服作为茶文化的载体,在参与赏茶品茶的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袭飘逸儒雅的衣衫是心灵的最佳栖息之所,卸下工整的职业铠甲,穿上如烟似霞的曳地纱裙,拿上轻罗小扇,步态也随之变得雍容柔缓,一改之前的大步流星、风风火火。
  我选择的是简约素雅的宋服。如果可以穿越,我会先到唐朝寻胜,再去宋朝探幽。一部《茶经》的问世,将唐朝的茶文化推向了巅峰。《茶经》里不仅有科学严谨的茶学知识,更融入了陆羽超脱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美学,而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
  且看陆羽在“五之煮”里对茶汤精华的描述:“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轻细者曰花。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
  多美的句子,多有诗意的一颗心!每每抚卷《茶经》,我都沉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一般的语言中,久久不愿离去。生活不是赶路,不是比拼,不是要攫取大量的财富才能获得幸福,而是带着一颗诗意的心去品悟生活之美,只要你有心,从一盏茶汤里也可以拥有不老的春天。
  木心说:唐诗下酒,宋词伴茶。饮酒人饮的是豪放,是快意恩仇;饮茶者饮的是清幽,是茶境禅心。宋朝是历史上最有艺术品位的朝代,宋徽宗虽然缺乏政治家的铁血手腕,却保留了人性中至臻至纯的元素。他将日常生活推向了艺术审美的高度,写了一本关于茶的理论书《大观茶论》,将茶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在艺术大家赵佶的引领下,宋朝全民饮茶蔚然成风。可以想见,那个飘着茶香的朝代,人们有着丰盈的人格气质和非凡的审美格调。
  换上汉服的那一刻,我在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便利;却让我们遗失了最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内心的丰富与平静。
  着汉服留影之后,便是品茶论茶活动。主持人围绕“茶”展开提问:茶有哪些种类?茶的起源,如何鉴别茶的品质,茶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作用……大家畅谈喝茶的感想与体会,交流茶艺对生活美学、个人修养的提升与影响。
  在这个一切以货币量化的时代,我更在意一些无用之物、无用之交。一些看似无用之举、无用之学,才能真正拓宽一个人的生命维度,夯实生命的品质与内涵。如果说工作是硬件,是生存的必须,这些看似与生存无关的知识才是一个人软实力。一盏清香四溢的茶,在谈笑间让人卸下戒备,释放天性,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增进了情感的厚度。
  品茶完毕,接下来是采茶活动。采茶,作为开启春天的最大仪式感,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深度对话。
  小时候不懂茶,却常在多部影视剧里看到同一画面:每有贵客至,主人必以好茶相待,并特别言明,这可是上好的明前茶。原来明前茶是在清明前采摘制成的茶,是春茶中最好、价格最贵的茶。懂茶的人都知道,明前茶叶赛珍宝,茶叶细嫩多白毫。只有亲历亲见,才能真正懂得春茶的至美至妙。
  茶树经过整个寒冬的养精蓄锐,随着气温的转暖,在几场春雨的润泽下,呈勃发之势生长。整个茶园望去,一片片鲜嫩翠绿的叶芽,如一个个初生的精灵,我实在不忍心下手去掐。
  同行的茶艺师说:茶叶就是供人喝的,茶叶就像韭菜一样,掐了还会再长,只是夏茶和秋茶的口感略比早春的茶逊色一点。明前茶是最鲜美最甘甜的,一片茶叶在最美好的时节遇到最懂她的人,也是一种缘分,安心采吧。
  在茶艺师的鼓励下,我投入到采茶行列中来。最好的春茶是一芽两叶,轻轻一掐,晶莹如露的汁液,清香沁人。天地的大爱,借一片春茶施赠世人,让人感恩造物的奇妙外,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洗礼。人在与茶的亲密接触中,转换着彼此的生命能量,进行着一场无言的交流。
  约莫一小时后,茶艺师把大家采摘的茶叶收集在一起,带领大家开始制作茶叶了。
  首先洗锅。茶艺师把几片白菜叶放进一口大铁锅,把锅擦洗干净,然后将茶叶倒进锅里,是为“炒青”。一个看似简单的翻炒动作,也蕴含着许多技巧,既要把握力度、速度,还要有手指的柔韧灵巧。茶叶在手指间上下跳跃,来回起舞,既要承受火力的炙烤,还要避免被高温烫焦。
  茶艺师说,炒茶叶时,锅底的温度有时高达200多度,锅底都烧红了。有一次,一个学员没把握好度,手一下去,十个手指全部烫伤,脱了一层皮。我说怎么不戴手套呢?茶艺师说素手炒茶更灵巧,更能感知茶叶的温度和翻炒中的细微变化。
  大家逐一体验炒茶的乐趣,茶叶在翻炒中散发出一阵阵浓郁的茶香,这是我遇见的最有穿透性、最有力量感、最为厚重的生命气息。爱茶之人尊茶为圣洁之物,确实如此,乍一闻之,便令人肃然起敬,内心尘烟俱静。
  炒好后,接着是摊放在簸箕上揉搓,同样也要把握力度和方向,在揉搓中使茶叶形成美丽的纹理。揉茶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手与茶在深度融合中,茶的香气渗透进手掌,经久不散,及至晚上入睡前,还能闻到茶香。
  茶艺师说塑形之后还要再重炒,制茶的工艺繁复,不禁令我想起陆羽所说:“茶有九难,方到嘴边。”一片茶叶,从生长、采摘、炒制、煮烤,到火候、水质、器具、品饮,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就一盏甘洌浓郁的茶。
  都说人生如茶,看到了茶的采摘制作过程,就看到了生命的历程:一个生命,只有经历了严寒酷暑的生长,烈火熔炉的淬炼,才能成就上者的品质;任何未经打磨的灵魂都是毫无深度、毫无价值的。
  茶与花同为草木,生命的厚度与重量却迥然不同:花是轻灵、飘逸、浪漫的,茶是风霜雨雪凝结而成的一叶精华,饮茶人饮的是片状的山脉和固体的朝露,在饮茶品茶的过程中,留山风于舌尖,观青岚于茶烟。一场茶事活动,不仅净化了心灵,还提升了生命的境界与纯度。在山水草木中观外物、观自己,汲取天地的能量,然后重新迎向外面的世界。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