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0日
平凡岗位 匠心铸梦
——记天瑞电子技术部经理陆艳青
文章字数:1487
  ●融媒体记者邓慧遐
  从中专学历的学徒到市级技术能手、天门工匠、省级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87年出生的陆艳青在平凡岗位上,依靠科技创新创造出不一般的价值。
  “他这个人很上进,也特别踏实,获得了许多荣誉。”天瑞电子分管人力资源的负责人说。正是凭着工匠精神,陆艳青从普通学徒成长为技术骨干、技术部经理。
  2003年6月,陆艳青从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电工、设备维修工作,2006年进入天瑞电子工作,做过绕线机修员、生产部技术员、技术部工艺管理员和工艺工程师、工艺设备部电气工程师等。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都踏实工作,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他参与或主持研发的“叠加式暂态互感器”“零序开合式互感器”“新型自动送料机”等5项成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他研发的精密电阻检测分档语音报数系统V1.0,在减轻人工用眼识别疲劳度的同时,保证了CT产品核心元器件的分选精度,从而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也为公司降低了制造成本。
  2015年5月,陆艳青借鉴自动封灌机的原理模式研发智能检测线项目,开发制作了一台龙门式智能检测机械手,实现了检测设备与检测装置之间的联动通讯及对公司生产量大的76#、39#、2#类型产品的智能化检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2015年底,他又主导研制了公司产品智能化检测设备,该设备只要1个人便能完成原本4个人的工作,大幅度提高了产品出厂检测的可靠性、可追溯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年可为公司直接节省成本约20万元。
  陆艳青还主动突破、敢于创新。2008年8月,针对产品调试过程中存在的调试产品退匝较多、漆包线浪费较大、背电阻较多等问题,陆艳青提出了产品调匝数配电阻的工艺改进建议,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技改成功后每年为公司创造效益80多万元。2010年4月,针对电表类产品多、仪器少、产品调试流转不畅及产品积压严重等问题,他提出了电表类产品免调测试项目试验计划。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电表免调工艺得到广泛实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根本上缓解了调试工序的压力。2011年,他实施了新型线圈绝缘工艺,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2013年,陆艳青实施了PT免调试和PT彩线接头免打表两项新工艺。其中,PT免调试工艺的实施,实现了减员提效;而PT彩线接头免打表工艺的实施,每生产1万支PT可节省时间50分钟,大幅降低了接头工序工人的劳动强度,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约10万元。
  2017年3月,天瑞电子订单激增,造成订单积压,特别是高电压产品的生产制造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经公司综合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绕线工序耗时长、高电压产品产能受限。因此,急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以提高设备利用率。陆艳青接到这一任务后,用半个月的时间对闲置的12台其他型号绕线机进行重组、调试,成功改制了7台CT绕线机和1台三相绕线机,将PT绕线产量由日产1800支提升到了日产3000支,大大缓解了PT生产压力。
  在工作中,陆艳青以强烈的责任心,想办法提升企业技术实力,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培训各方面人才,积极参与公司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他主持或参与研发的“新型互感器”“霍尔电量传感器”“一种用于检测微型互感器性能自动化装置”等1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主动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和生产难题,不断推动工艺的优化及产品质量的提升,为企业发展及智能化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各项技术及产品研发、创新及实践,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达30%以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同时,他还毫无保留传帮带,为企业培养各方面技能人才10多名。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