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9日
以人社作为推动人才有为
文章字数:1643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圣平
  人社部门承担着开发使用人力资源的重要职责,在精准集聚人才、科学评价人才、创业成就人才、贴心服务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推进落实市委、市政府“1+3”人才政策,以人社作为推动人才有为。
  一、坚持开放包容,精准集聚人才
  以牵头协调“万名大学生回归工程”为抓手,精准引进人才、有效集聚人才。一是精准摸清需求。立足全市“4+1”产业布局,党组成员带头深入鸿硕电子、武住电装、芯创半导体等重点企业,摸准高管、科研、技术等人才需求,通过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高端高层人才需求50多批次600多人次,发布技能人才需求80多批次1000多人次。二是精准开展推介。配合市委人才办,在天门工业园、竟陵办事处、侯口办事处举办了涉企人才政策专场宣讲,全市“一区三园”、重点乡镇超300家重点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编印和发放《“万名大学生回归工程”服务事项清单》、人社援企惠企政策服务指南近万份。通过人社12333、天门招工网等平台全方位进行宣传解读,推动人社人才政策进企进厂、入脑入心。三是精准落实政策。将柔性引进人才纳入学位津贴安家费发放范围,上半年审核发放实体经济硕士博士学位津贴安家费26人52万余元。配合教育部门实施“归雁计划”,目前已吸引17名优秀在外教师人才回归。大力落实企业引进人才专项奖励、引进高端人才猎头补贴等政策,目前已经有一批重点企事业单位正在对照落实政策或申报补贴。
  二、加大改革探索,科学评价人才
  一是深化职称改革。立足乡土人才,开展农民职称评审,适当放宽学历要求,聚焦农业技能和带富效果;注重实用实效,改进民间艺人职称评审方式,更加注重群众现场观摩、专家现场评分。深化教育、卫生职称改革,突出病例、案例、课件等评价因素。二是强化基层导向。开展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选拔评选,重点向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基层一线倾斜,其中产业人才选拔比例不低于50%。实施基层专技人才奉献岗位计划,面向全市基层择优遴选,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上给予倾斜。三是创新评价方式。探索发挥行业、协会和三方组织作用,推进行业人才行业评价、专业人才专业评价,真正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注重通过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发现和评价人才,参加不同层次两类大赛并获奖的,可直接晋升或优先提升职称层次或技能等级。
  三、强化政策引领,创业成就人才
  创业成就人才、事业留住人才。深化创业带就业理念,强化人才政策、创业政策引领,全力推进人才创业。切实办好人才创新创业超市,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大力支持青创电商孵化器有限公司、维度企业孵化器、天才咖啡等创新创业平台做大做强。依托天门职业学院,建设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发放培训补贴200万元。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36期,累计培训1525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近百人次。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十多个,每个给予创业扶持资金1-5万元。依托重点企业、事业单位,先后接收76名高校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0.8万元。发放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近千人次。
  四、开通“一码”“一卡”,贴心服务人才
  依托微信小程序,开发建设人才服务“天才码”,推行人才分类一站式认证服务,各类人才通过线上上传数据,相应职能部门线上审核认证,并按照对应人才类别享受70多项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务,实现“一码多场景应用”。目前,“天才码”小程序已在微信平台上线,累计访问人才近万人次,登记注册超千人次,申请和办理各类人才政策、人才服务超800人次。深入践行“以诚待才”理念,积极落实“楚才卡”各项服务,通过快速组建专班、强化宣传动员、协助开展测试以及督导各部门绿色通道建设,全市8名高端人才顺利申领电子“楚才卡”。首次设置湖北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受理、协同办理”。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进一步强化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贯彻落实“1+3”人才政策为抓手,全力以赴做好引才育才、爱才用才、励才留才各项工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