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26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乡“明星”的“蛭富经”
●融媒体记者 付磊磊
文章字数:798
“听说谭明星养蚂蟥(水蛭)赚了100多万元,是不是真的?”连日来,在汪场镇雷场村,返乡创业人员谭明星养水蛭的消息不胫而走。
养水蛭真的这么赚钱吗?近日,记者来到谭明星的水蛭养殖场一探究竟。此时,他正穿着下水衣,拿着抄网在每个网箱内挨个巡视。他说:“每天傍晚都要看一下水蛭的进食情况,还要检查网箱破漏,防止水蛭逃跑。”
一个个整齐排列的网箱内,碧绿的水葫芦开出了白色的小花。“这是为了给水蛭遮阴。”谭明星介绍,在他的养殖场,像这样的网箱有1700个,每天投喂饲料2000多公斤。
谭明星是雷场村村民,以前在广东做服装生意,2020年疫情之后,他决定回乡创业。经多方考察发现,水蛭养殖市场前景不错,于是,他用了近1年时间,辗转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学习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俗称蚂蟥,提起它,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在谭明星看来,水蛭却是地地道道的“软黄金”——药用价值高,干制品可制成中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以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市场需求潜力大。
2021年,谭明星在雷场村流转了90亩低洼地,投资40多万元进行改造和基建,采购了水蛭种苗,开始了水蛭养殖之路。他告诉记者,水蛭养殖最考技术的就是产茧孵化和疾病预防,如果这两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可能会血本无归。
水蛭对水质的要求高,“必须是没有受到污染的水。”谭明星说,“当初选址这里就是看中了旁边天南长渠引进的汉江水。”
去年,谭明星的水蛭养殖大获成功,1200个网箱产出干品水蛭约1700公斤,获利170余万元。今年初,他继续加大投入,将网箱增加到了1700个。“水蛭养殖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目前根本不愁销。”谭明星说,他养殖的水蛭主要销往安徽亳州,用来做医药原料。
在雷场,水蛭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仅该养殖基地,一年就有2000人次在此务工,去年发放劳务工资20多万元。雷场村党支部书记雷波说,今年计划加大水蛭的育种规模,通过养殖技术培训带动群众走特色养殖之路。水蛭以螺蛳为食,部分农户正计划发展螺蛳养殖,延长产业链。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