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8日
家乡的端午节
文章字数:1889
  ◇刘文来
  端午节,我们带着孩子,回到久违的家乡——天门河下游的中支河畔。
  二叔二妈清早起来,忙碌不停,等着我们的到来。我们迈进家门,刚好听到豆浆机“嘀嘀”地响,豆浆好了。往桌上一看,虾散、油条、粽子……等着我们品尝。
  粽子是端午节传统节令食品,提起端午节,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有着我们年轻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们这里田多地广,天干水源有限,或多雨受涝。水稻种在地势低洼的田里,大部分土地,一直沿袭传统的种植模式:冬种小麦夏季收,夏种黄豆冬季割。
  栽秧割麦两头忙,是家乡当时生产情景的真实写照。以我们自然村为例,每年五月初五前半月,不等中稻抢插完毕,小麦就要动镰收割。
  为错开节日与农忙的冲突,聪明的家乡人把五月初五叫作小端午,没时间就不过;把五月十五叫作大端午,过得热闹。
  如今,机械收割播种,不到农历五月,小麦就颗粒归仓了。人们改变了种植模式,小麦收割后,把麦田改成稻田,叫作旱改水。科学种田,杂交水稻便于管理,产量高收入高。典型的江南麦收抢插情景在我们这里呈现:上午麦地翻金浪,中午机械整田忙,喜气洋洋迎端午,下午稻田秧成行。
  20年前,家乡的端午节改为五月初五,与国人同步。
  早饭后,村民来到树荫下拉家常,有人坐在凉亭的石桌边对垒棋艺,有的三五成群围在一起打扑克,有的练习打锣鼓……看不到一点农忙的景象。
  我们信步走进农家书屋,遇到了同龄的常玉哥,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早黄豆种植技术》。他告诉我们:“我们这里的土壤适宜黄豆生长,所产黄豆品质好。”
  父亲说:“以前,周边应城、汉川水稻产区的人,慕名来我们这里,用稻谷兑换黄豆榨油。他们把黄豆饼作为水稻的有机肥料,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我告诉大家:今年3月份,天门早黄豆上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可大家似乎都比我知道得早。
  常玉哥说:“就是冲着这个,我今年种了50亩黄豆。我相信,凭着这张亮丽名片,以及我们优越的地理条件,它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
  中午12点,我们回到餐桌。一阵浓郁的香味,是黄澄澄的土鸡汤,我胃口大开,孩子们吃了也拍手叫好。
  我的父辈们都不喜欢喝烈酒。今天二叔二妈用准备好的米酒招待我们,两个孩子喝了一杯又一杯。米酒是我们家乡过端午的特色食品之一,喝上一口,一股香甜伴着清冽,让人神清气爽。
  午饭后,我们按惯例午睡。村里人也有了科学的养生之道,习惯了午睡。
  下午两点左右,村里的树荫下、凉亭里、活动室恢复了上午的热闹。这时,二叔刚好要去鱼池放食,我们便与二叔同行。
  二叔在县河渔场租了50亩鱼池养鱼,这些年收入可观。今天,我们难得到鱼池造访。
  遮阳伞下的罗大叔,正全神贯注看着浮漂,等待大鱼上钩。他说他常年在这里垂钓。再一看,好多都是我认识的村民。
  享受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村里人也逐步养成了休闲垂钓的习惯。二叔和其他承租合伙人看准商机,顺势把渔场办成了垂钓娱乐中心。
  鱼池围河的堤上,杨柳成行,绿树成荫,微微东风送来阵阵清凉。两个孩子欢呼雀跃,像到了世外桃源。
  晚餐是顿盛宴,菜肴丰富,花样不少,有爆炒鳝鱼丝、烹煮财鱼片、清蒸鲈鱼,还有鳅鱼汤等。
  餐桌上,我故意逗老公:“我们今天要吃一道家乡菜,非肉非鱼,但价钱比鱼肉贵,你猜是什么菜?”
  老公摸摸脑壳皱着眉头,猜了一大堆,一直没猜中。
  第12道菜端出来,老公一拍桌子:“就是它——藕带,卖到了20元一斤。”
  二妈笑着附和:“是啊,谁能想到池塘里常见的藕带,现在市场上这么俏销。”
  吃罢饭,傍晚的村文化广场,锣鼓喧天。6个自然村包括13个村民小组,男女老少聚集到这里,开展端午文艺活动。
  在“集体表演”环节,我们第六村民小组,首先表演了自己原创的《家乡的端午节》,得到了乡宣委的好评:“这个节目,表演精彩,唱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气象,唱出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每个村民小组至少表演一个节目,各展其才,各显其能。有的表演了秧歌舞、广场舞、交谊舞,有的表演了腰鼓、军乐鼓,有的表演了 《庆丰收》《上天门》 《中支河畔好风光》等自创的曲艺节目……
  在“家庭献艺”环节,二叔主胡,二妈一段《站花墙》中的“王美容,打坐在梳妆楼台……”的清唱,赢得了观众的不断喝彩。父亲称,当年二叔会拉胡琴,二妈嗓音好,都被抽调到镇文艺宣传队。与戏有关,与歌有缘,他们终成眷属。
  第一村民小组杨学明家庭,表演的三句半《婆媳之间》,第十二村民小组卢成鹏家庭的表演唱《三个老汉夸媳妇》,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不能一一列举,难怪说高手在民间!
  要不是第二天要值班,我们会乐不思蜀。
  二叔二妈把准备好的10斤藕带、2只土鸡、6斤野生鳝鱼、两袋新鲜的桃子、李子装上车。盛情之下,我们不能拒绝,只好满载而归。我们满载而归的,更有目睹乡村振兴给思想带来的满满收获。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