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1年04月14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铸 魂 之 歌
——天门市江汉学校“立德树人 特色办学”走笔
文章字数:6272
◇向金祥
立德树人,是“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确保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全和正常运行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基础。
——题记
沪汉蓉铁路线上有个“天门南站”,站虽小,但知名度颇高,多次在央视亮相。
在天门境内,却很偏僻。从城区乘坐公交前往天门南站,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汽车奔驰于天仙一级公路。你可以看着窗外,让村庄和田野从眼前一掠而过。也可以闭着眼睛,听邻座人讲一些段子、奇闻,或美丽传说。
在这趟车上,我听过一个难忘的故事。
2016年夏天,天门发生罕见的洪灾,10余个乡镇沦为重灾区,几十万人被困。一位青年以高价收购了受灾农户没法卖出去的瓜菜,无偿捐赠给被洪水围困的农民。人们回过神来,问他的姓名,他不说。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是在江汉学校毕业的,在校期间,学校每年都利用‘5·18江汉母亲节’对我们进行感恩教育。现在,我力所能及地做些善事,就是为了回报学校对我的教育。”
这个美丽的传说,真的是发生在江汉学校吗?在车上,我没有深问,怕自己的异议招来人们的反感。我下车,再转车,来到江汉学校实地考察。
2006年的秋天,在天门、仙桃、汉川三市交界处,在远离天门中心城区40多公里的地方,诞生了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全封闭寄宿制民办学校。她的名字叫“天门市江汉学校”。
生源全部来自农村,95%以上为留守孩子。面对办学优势的匮乏,学校党支部、校委会一班人问自己:我们依赖什么?我们能依赖的又是什么?
学校坚定地选择了在偏远地区创办优质教育,走适合农民工子女求学需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破解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难题。
这所曾经被许多人不看好的学校,如今成为很多留守孩子入学的首选。全校共有近4000学生,76个教学班。
2009年春季,天门市德育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这里召开;2013年5月,湖北省民办中小学“立德树人、特色办学”现场交流会在这里举行;2017年11月,全国首届民办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深化语文大课程改革”观摩研讨会由这里承办。
时间的年轮,已在这里刻下了奋斗的足迹。
“全国首批办学特色示范学校”“湖北省民办教育最具影响品牌学校”“湖北省校园文化建设百强校”,“2020年湖北省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乘得东风鹏正举,“牛”转乾坤更向前。
天门因为清代出了状元蒋立镛以及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为国家输送大量大学生,被人称为“状元之乡”。现在,全国各地的考察者来到江汉学校,他们有一个不约而同的体会:这所“状元之乡”的名牌学校,以独具匠心的“铸魂工程”,谱写出了新时代的铸魂之歌。
一
春风带来生机,春雨送来希望。
4月2日,江汉学校报告厅。《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专题片将党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带领师生感受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党史学习活起来,党史故事讲起来。4月8日,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周少斌应邀来到学校,以“喜迎共产党百年华诞追求新时代幸福生活”为主题作党史学习教育辅导,从“百年辉煌创造两大奇迹”“教育工作的使命与责任”和“夯实幸福生活五大基石”三个方面精彩讲析,鼓励教师努力实现“以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种思想启迪另一种思想”的至高境界。
为了党旗美如画,我们要用忠诚与奋斗描绘她。学校精心组织主题班会、英模事迹报告会、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演讲比赛、书画摄影展、瞻仰革命遗址等活动,“学党史、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讲座开讲,小学、初中、高中党史学习教育有序展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夯实根基。
新春伊始,湖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新民教育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一行八人来学校调研,指导校园文化建设。
“融历史与现实于一体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诠释了陆羽、钟惺、谭元春、蒋立镛等天门历史名人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湖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勇等专家赞赏学校:
千载儒学,传承中华文脉;旷世经典,闪耀智慧星光。晨诵暮省,感悟先贤哲理;春华秋实,孕育民族脊梁。三月是孕育希望的时节,三月是鸟语花香的时节,三月是怀想浪漫的时节。2021年3月17日,书香袭人的江汉校园迎来了一个文化盛会。天门市“诵读经典抄《论语》”活动颁奖典礼在学校大礼堂隆重举行。
2020年12月,这项活动在全市启动。学校小学分校一千多名师生及家长积极参与诵读、抄写活动,共录制诵读音频610条、视频756个,抄写文段1540份,师生沉浸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与滋养之中,感受书香墨韵带来的美好气象。
浓郁的阅读氛围,让校园溢满书香。学生们把自己的读物捐赠给学校,让书籍发挥最大的作用。小学分校学生捐赠830册,初中分校学生捐赠1150册,这些由同学们捐赠的读物,丰富了校园图书角。
在行政楼大厅图书角,在各班级自建的阅览小天地,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遨游书海,既开心、又充实。
江汉学校,是全国首批“办学特色示范学校”,湖北省民办基础教育“五星级学校”。2017年11月,全国首届民办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深化语文大课程改革”观摩研讨会期间,300多名专家和一线教改实践者称赞江汉学校“德育工作很有深度,课改成效让人惊喜。”
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顾之川理事长在大会上高屋建瓴地点评道:“未来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远大的理想、宽阔的知识面、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江汉学校做得很好!”
从小学到高中,各分校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组建起多个学科名师工作室,编撰爱国主义系列校本教材,从思想上给学生“补钙”。党史红色教材《童心向党》 《我爱共产党》《不忘初心》,乡土文化教材《可爱的家乡》 《校园文化》和《国学经典》,陆续进入小学、初中、高中课堂。2019年新编的校本教材《江汉学校礼德教育读本》,成为全省唯一。
2019年10月,恩施。湖北省全省民办学校(园)教师队伍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清江教育集团召开,江汉学校校长刘振华在会上发表精彩的演讲《用文化培植学校发展的精神力》,阐释了以文化浸润思想、构筑灵魂、凝聚人心、强化合力,引领师生追求卓越、拼搏奋进、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奋斗历程,赢得了与会者对江汉学校特色发展之路的赞扬,获得了全省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主题征文评比一等奖。
2021年3月27日至29日,湖北省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协会2020年年会暨党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荆门外语学校召开。会上,校长刘振华以《高举英雄的旗帜前进》为题,介绍了江汉学校“在党史学习中明理增信,在崇尚英雄中积蓄力量,在履职尽责中担当作为,以党建引领学校发展”的经验,揭开了为什么能竭尽全力为农民工子女创造高质量教育环境的谜底。
漫步江汉校园,无论是橱窗展牌,抑或是走廊墙壁,随处可见激励学子奋发向上的格言警句、英雄伟人的事迹介绍。从儒文化始祖孔子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古代先贤圣哲到今天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从“两弹一星”元勋到神舟飞船科研团队,从古代“四大发明”到“墨子”“天眼”“高铁”“航母”……能每天与伟人对话交流,能时时感悟英雄的丰功伟绩。
二
这是一个由来已久,仿佛不能破解的农村教育困局:年轻的父母像候鸟一样为生计奔波,断奶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
农村孩子出路在哪里?读书以后去干什么?什么样的孩子能成才?这些问题,越来越令人迷惘。
2007年5月18日,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由海内外的华人学者代表倡导成立。全国各地许多学校加入这个“促进会”,开展传承孝道文化活动。江汉学校以此为契机组织了大型的感恩教育活动,颂扬圣洁无私的母爱。
“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他会对别人好吗?”校长刘振华认为,“百善孝为先”,孝敬、感恩父母,是一个人美德的根基。要培养青少年的大爱,必须从积聚“小爱”做起。
“中华母亲节”,尚没有法定为全国节日。5月18日是孟母的生日,学校研究决定把每年的这一天设立为“江汉母亲节”。迄今为止,“江汉母亲节”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
5月18日这天,辛劳的母亲们从各地来到学校参加“十大孝星”“十佳母亲”颁奖庆典。
伴随主持人深情细腻的描绘,和着感人肺腑的背景音乐,孩子与母亲倾情互动着。
他们,用心感受母亲为了儿女的成长和幸福无怨无悔地付出,曾经的青春年华随风而逝。
他们,虔诚地把康乃馨敬献给母亲,噙着热泪对母亲说:“您辛苦了!”“我爱您!”
他们,把千言万语化作向母亲的庄严宣誓:“我将牢记父母的恩情、老师的嘱托,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决不让母亲失望、决不让祖国失望。”
意犹未尽时刻,家长们享受到了孩子洗脚的幸福,感受到了孩子语言的温柔。潜移默化之中,孩子学会了做家务,懂得了“承受”和“忍受”。
2020年5月18日这天,无论病毒怎么肆虐,第十四届“江汉母亲节”——最美家庭颁奖典礼,如期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这是一次特殊的“江汉母亲节”。宅在家里上网课的3400余名江汉学子和他们的家人,已入校复课的高三全体师生,通过线上平台参加庆典活动。经评选产生的十个“最美家庭”来校参加颁奖仪式,学校教职工表演了八个颂扬母爱、讴歌祖国的文艺节目。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改变世界格局的抗疫大战,谁是民族的脊梁,什么是应该终身追寻的目标,学生和家长铭心刻骨。庆典简朴而热烈,影响非凡而深远。
“5.18江汉母亲节”,已成为天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张璀璨耀眼的名片。《帅作文》 《竟陵风》等传媒报道:“江汉母亲节,是一个正在影响全国的德育品牌。”
三
芳菲四月,走进天门市博物馆“天门历史文化作品汇展”厅,一部20万字的抗疫专辑《为了一份无愧于历史的答卷》,吸引参观者关注和驻足阅读。这部新书记录了江汉人的战疫情怀与追求,问世于去年8月。书中的长篇纪实《来自江汉学校抗击疫情“停课不停学”的报告》入选由天门市委宣传部和天门日报社主编、出版的《战疫——天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事》一书。
历史蹒跚着走进2020,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球。1月23日,己亥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湖北全域“封闭”。停工、停运、停业、停课……时间仿佛停顿,世界走向静默。
生活也许可以暂停,但,成长可以停顿吗?
不能等!
江汉学校领导坐
不住了。1月26日,校长刘振华召开网络视频会议,300余名教职员工郑重承诺:为了未来与希望,为了“嗷嗷待哺”的学子,提前开始网上授课。
灾难当教材,网课促教学。1月27日至4月中旬期间,江汉学校的决策早,正月初三、初五,学校分别召开总校、分校视频决策会,准备迎战;动作快,正月初六、初八、初十,从高中到小学全校闻令而动,线上正式开课;布置细,从作息到课表,从学习到劳动,从课程到育人,有序高效地推进着线上教学的每一项工作。
风雨送大爱,我在你身边。3月25日,天门解封,学校即刻召集全体党员和行政领导返校工作;27日,气温骤降,风狂雨骤。江汉人走村串户,看望慰问学生与家长,把浓浓的爱与温暖送给久居在家的学子;4月2日起,所有教师陆续返岗,走访慰问学生常态化。整个疫情期间,教师走访学生2000多人次,在危急关头及时给学生坚持网课学习增加动能。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学校发现长久的线上教学暴露出效率低下的弊端,适时调整部署,动员全体教师克服困难送教下乡,改线上教学为线下面授。老师们的倾情付出感染了学生,感动了家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千里共作息,江汉无假期。暑期7、8两月,为有效利用假期,既让学生适时休整,又弥补疫情期间学习的不足,学校坚持半日制线上授课,为学生答疑解难。
让线上教育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教师们精心收集与疫情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讲述钟南山、李兰娟、陈薇、张定宇等抗疫功臣迎风逆行向死而生的感人故事,把抗疫中正在发生的一幕幕活剧搬到线上课堂,教育学生感受身处祖国母亲怀抱里的平安与幸福,感恩远方那些“逆行者”为我们付出的巨大牺牲。
这里,让我们摘录一段日记,通过难得一见的视角,洞察这个春天的深意吧。
疫情阻隔,我们无法像往常一样齐聚校园,看国旗在我们眼前徐徐升空,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国旗、心中有国家,随时随地都会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我们心中高高飘扬;岁月静好,是因为有无数英雄在守护着我们,我们要感恩强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要把英雄的名字刻进骨髓。今天我们被保护,明天我们要去做保护,这当是永远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使命。
——摘自“最美学生”日记
疫情检验了学校党员干部的领导力、决策力、向心力,展示了江汉人克难攻坚的智慧,取得了线上教学、全员家访、送教下乡、暑期辅导四大战役的胜利,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
四
3月18日,气温5℃,春雨淅沥淅沥地下。
绿茵场上,小学、初中、高中的球员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比赛。
小学赛,生龙活虎;初中赛,风驰电掣;高中赛,英姿飒爽……
突然来访的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志华一行,面对不期而遇的足球对抗赛,满面春风赞不绝口。
3月17日,在全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工作表彰大会上,江汉学校获得全市体育工作“特别贡献奖”。第二天,学校就遇到了这次不打招呼的专题调研。
一所偏僻的农村民办学校,缘何能获得全市体育特别贡献奖?走进学校荣誉陈列室,金灿灿的奖杯就是答案。
2015年至今,天门市共举办六届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江汉学校小学男足分别获第二、三、四届冠军和第五届季军(第一届和第六届未设小学组赛项),初中男足分别获第一、二、四、五、六届冠军和第三届亚军,高中男足先后获第四届季军和第五、六届冠军。
江汉学校初中男足、高中男足以获得全市冠军的资格多次代表天门市参加省联赛,初中男足参加全省第一、二、四、五届联赛,分获第十、第七、第六和第十一名;高中男足参加全省第五届联赛获第四名,参加全省第六届联赛获第六名。
2015年9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正式授予“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18年4月,天门市教育局和文体局联合授牌江汉学校为“天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训练基地”。
2019年5月,江汉学校校园足球发展经验材料被省教育厅作为特色案例在全省推广。
这里,还是湖北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基地”。
2020年9月29日至10月5日,湖北省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联赛(男子乙组)在鄂州市明塘体育中心举行,这也是一次全省青少年足球实力排名锦标赛。江汉学校男足队代表天门市出征,获得全省第四名。
在江汉学校,校园足球成为“铸魂工程”重要项目,培养学生英雄精神实践活动。这种英雄精神,已在校园深深扎根。
校园足球蓬勃开展,形成了“人人都参与,班班有球队,年年有比赛”的长效机制;选拔足球爱好者和具有足球天赋的学生作为兴趣特长发展,组建各年龄段的校足球队重点培养;暑期球类夏令营、“希望杯”校园足球联赛等活动,激励出一批批优秀教练、班主任和球员。在披荆斩棘的砥砺奋进中,江汉人从“学习与追赶”到“创新与超越”,这种上下求索的拼搏精神,宛如滚滚长江,尽显英雄风流。
校园足球,快乐是核心理念,兴趣是第一老师,比赛是最佳激励。这些,既是立德树人的目标,更是发展校园足球的核心和魅力所在。
有些东西你喜欢,是因为触及到了你的欲望;有些东西你喜欢,是因为触碰到了你的灵魂。数千学生体验足球运动享受快乐,千余爱好者进入俱乐部,数百名球员接受专业训练,一批批学子通过高考、通过专业选拔或进入名牌高校或进入职业球员俱乐部,从绿茵球场迈向新的人生征程。
智力教育雄踞第一方阵,校园足球突围蜚声荆楚。数字并不永远代表枯燥,更富有无可比拟的生命力。
“永远自信永不放弃永远向前永争第一!”足球,就是江汉精神的“芯”力量。她筑起学校的精神高地,融入了江汉人的血脉和灵魂,成为江汉人直面挑战,勇于拼搏,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财富。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教育是民生之基,唯有高质量教育才能支撑高质量发展。以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赢得社会赞扬,江汉学校正向着希望的彼岸乘风破浪。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