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7日
在那遥远的地方 中华民族挺起脊梁
——原子城传奇
文章字数:2784
  青海金银滩,国营221厂,中国原子城。
  这里是强国之梦开始的地方,这里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半个多世纪前,无数顶尖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干部职工、部队指战员,在这里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开启了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传奇之路。
  昔日守卫森严的军事禁地,早已揭开神秘的面纱,成为青海的旅游胜地。但使命与光荣从未远去,“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
  隐姓埋名 共赴神秘禁区
  具有象征意义的“596”之路旁,一位短发的年轻妻子正要将信投入邮箱,她神情专注,饱含深情。
  离她不远处,一个男人倚墙专心读着一封信……
  在原子城纪念园里的这座雕塑,生动再现了那个火热年代中,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一对新婚燕尔的夫妻,分别接受任务各自奔赴“那遥远的地方”。从此鸿雁传书、互诉衷肠。
  原以为各自天涯。在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庆功会上,他们惊喜地发现了对方:原来两人工作的地方,只不过隔了一堵墙。
  原来,他们寄出的信件会发到北京,再寄回来……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究竟是谁,难以说清,因为类似的事情当时很多。”面对记者的疑问,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接待中心主任王致玲这样回答。
  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金银滩草原,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221厂旧址。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这里被誉为中国原子城。
  1958年,面对西方核垄断、核讹诈的威胁,党中央决定在这里建立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
  广大科技工作者闻令而动,告别亲人,奔赴高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草原大会战。
  世界知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1961年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归国。为参加核武器研究,他改名王京。
  从此,他隐姓埋名17年。
  “王淦昌到哪去了?”每当有人这样问时,他的妻子总是说“到邮箱里去了”,因为她也只知道王淦昌的通信地址和信箱代号。
  ……
  为了国家之荣光!这是参加核试验科学家的共同心声,他们不畏强权、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团结拼搏,守护了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
  以身许国 共圆强国梦
  空旷的原野上,两排钢筋混凝土立柱,矗立在长满锈迹的铁轨旁,斑驳而沧桑,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这里,被称为“上星站”,是221厂最核心的厂区之一。
  “可以说,这里是我国强国之梦开始的地方。”“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专职教师马晓燕说。
  当年,这个草原深处的小小站台,先后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以及多种型号的核产品,运往核试验场和它所装配的部队。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庄严宣告: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
  1967年6月,由221厂承担研制的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21厂的建设者们“三顶帐篷”起家,先生产后生活,合力攻坚,艰苦创业,用智慧和生命圆了中国人民的核武器之梦,换来了共和国的尊严和强大,也换来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宁。
  耸立在西海镇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铭记着他们的丰功伟绩。
  郭永怀,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1968年12月,他从导弹试验基地返京途中遭遇空难。危急时刻,他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拥抱,保护着夹在胸前装有绝密数据资料的公文包,遇难时年仅59岁。
  86岁的刘兆民老人,是原221厂的退休职工。
  他早年大学毕业后就从事原子弹研究。1963年初他来到金银滩,在二分厂研制炸药,直到退役。
  “那时条件非常艰苦,住过帐篷、干打垒。但是能参与国家的尖端科研工作,我非常自豪。”
  没有当年原子弹、氢弹的成功,就没有今天强大的中国。回首那些火热的岁月,86岁的老人无怨无悔,激情满怀,“如果现在需要,我还能干。”
  以身许国!无数科技工作者抱着振兴中华的理想,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在这片神秘禁区,奉献与坚守了一生。
  化剑为犁,为了和平与安宁
  遵循和平时期“化剑为犁”的思想,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文撤销221厂。
  1995年5月16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完成历史使命全面退役”的消息。
  这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退役的核工业研制基地。曾经的神秘禁区,成为海北州州府新址——西海镇,逐渐向世人开放。
  在地图上一度消失的金银滩,伴随着西部歌王王洛宾那首脍炙人口的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迎来了四海宾客。
  金银滩草原重归宁静,牛羊遍地,牧歌悠扬。金银滩草原的牧民们迎来了富裕祥和的新生活。
  如今,行走在西海镇,不时会邂逅当年221厂的遗迹,随处可见的雕塑、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园,当年的图书馆、电影院、将军楼。
  遍布草原的厂房、车间静静矗立,当年的标语仍清晰可见。
  丰碑无言。代表“圆梦”的纪念碑圆球下方,棕红色的盾牌上,镌刻着9颗圆钉和展翅飞翔的和平鸽。
  它让世人铭记:中国人研制原子弹,并非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
  逐梦新征程,“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
  从事水利工作的楚殿珺师傅站在“上星站”铁轨旁,望着苍茫的草原,久久伫立。
  8年来,只要有空,他都会来这里看看。这次,他带着两个年轻同事来,让他们也感受老一辈创业的艰辛。
  “这是中国人民挺起脊梁的地方,虽然那段时光已成为历史,但是不能忘了老一辈的艰辛付出,要继承和发扬他们艰苦创业、为国争光的精神。”
  总有一种精神,激励我们前行。
  “这里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挖掘好、传承好这些精神财富,是我们的使命。”“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广静说。
  此前,周广静在原子城纪念馆工作了17年。纪念馆建馆18年来,已经有300万听众聆听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宣讲。
  目前,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主线,以原221厂旧址为载体,学院已开发出原子城纪念碑、一分厂、二分厂、上星站等十多处现场教学点。
  “政治上得锤炼,思想上受洗礼,精神上得激励,使命上得强化。”“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海旺说,2020年,学院培训各类参训人员3000余人次。
  “之前并不太了解原子城的历史,深入学习才体会到辉煌背后的付出与艰辛。每次看资料,都心潮澎湃。”
  来自云南的“95后”女孩孙晓晓,去年通过考试来到“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成为一名专职教师。
  她说,每个分厂,都有牺牲,都有奉献。“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们始终冲在危险的最前沿,是因为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热爱。”
  二分厂发生过爆炸事故,4位年轻的技术工人当场牺牲。由于事故太惨烈,只能把他们的骨灰平均分成四份寄回家中。后来,一个年轻逝者的父亲又将儿子的那份骨灰送回了基地。
  “他说,儿子是为国捐躯,他要让儿子的英魂陪伴自己未竟的事业……”
  讲着讲着,孙晓晓热泪盈眶。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国家者,我们的国家;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向英雄学习,景仰英雄,让他们的精神照亮我们逐梦的征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孙晓晓激动的声音里,满是坚定。
  据新华社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