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1年01月27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坚守“爱心约定”
——访“天门好人”助人为乐之星刘志刚
文章字数:1461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帅
“我不过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谈及刚刚获得的“天门好人——助人为乐之星”荣誉,刘志刚略显腼腆。
今年40岁的刘志刚,是天剑武装押运公司的一名车长。自2011年进入天剑武装押运公司后,他积极参与天剑志愿服务队和社会公益团体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自己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福利院老人的“爱心约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爱心约定”起于一念
进入天剑武装押运公司之前,刘志刚是一名理发师,经营过理发店。加入天剑志愿服务队后,在特殊教育学校和社会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时,他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何不为特校孩子和福利院老人义务理发,利用自己的专长开展志愿服务呢?
刘志刚将这一想法与天剑志愿服务队队长徐邦存交流后,得到了徐邦存的赞同。于是,他拿出跟随了自己10多年的理发工具箱,开启了爱心义剪的志愿服务之路。
“特校孩子身体残障,福利院老人大多都是孤寡、留守老人,他们更需要来自社会的关心。”刘志刚说。他每个月都会抽出一天时间,上午到特校,下午到福利院,为特校孩子和福利院老人理发慢慢变成了“爱心约定”。这也成了天剑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个固定项目。
去特校义剪时,刘志刚有个小习惯,总会在兜里带点小零食分给孩子们。在福利院时,他总是耐心与老人们拉家常,认真倾听老人们说了一遍又一遍的“新奇趣事”,不厌其烦地按照老人们的要求修剪,直到剪出让他们满意的发型。
单人不成阵,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在徐邦存提议下,天剑志愿服务队两名队员主动加入义剪小分队,跟着刘志刚学习理发技巧,提升了团队爱心义剪的工作效率。
刘志刚开心地告诉记者,在特校他是孩子们的“刘叔叔”,在福利院他是老人们心中的“理发师小刘”,长时间的弓腰、下蹲虽然很累,但心里却无比快乐。
十年坚守,把爱心当作事业
“刘志刚不仅把奉献爱心当作志愿服务,更是把它当成一种事业在做。”徐邦存说。
特校学生里,有不少都是聋哑学生。为了顺畅地与孩子们交流沟通,刘志刚利用业余时间,向一位在特校聋哑班任教的邻居学习手语,同时自学了一些简单的手语,没过多久,用手语和聋哑孩子交流基本没有障碍了。
碰上智力障碍和有自闭症的孩子,刘志刚也有自己的一套。他用零食当作“交换条件”,换取孩子们的配合,并在理发的过程中,通过手机拍照录影的形式和孩子们互动,满足孩子们关于发型的诉求,让孩子们都能按照他的指令配合理发。
14岁的小可(化名)是一名智障学生,刚开始接受刘志刚义剪服务的时候,并不能很好地配合,在排队等待理发的过程中,特别爱翻弄刘志刚的工具箱。刘志刚总是轻言细语地引导他在一旁好好排队,并让他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以此转移他的注意力。在刘志刚的鼓励和引导下,小可从一名“捣蛋鬼”变成了维护秩序的“纪律委员”,每次都能主动担负起维持秩序的责任。
得知特校的孩子有不少是留守儿童,刘志刚除了每月为他们理发外,还会抽出时间,和天剑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一起带孩子们外出游玩,足迹遍布陆羽广场、东湖、西湖、植物园等地。
作为一名公益爱好者,刘志刚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团体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创文、消防宣传、河湖保洁等志愿服务活动都有他的身影。在他的影响下,10岁的女儿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课余时间经常和他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2016年天门志愿云正式上线至今,刘志刚开展志愿服务时长已达958小时。他10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实质与内涵。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被需要也是一种快乐,今后我将继续把这微不足道的爱心,奉献给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刘志刚说。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