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19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念天门大桥
◇郑福平
文章字数:2275
1
2018年12月3日,天门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封停天门大桥的通知》,引起了许多天门市民关注。人们以诗歌、散文、歌曲、图文等多种方式纪念大桥。是啊,天门大桥牵动着天门人难舍的情怀。自西蜿蜒向东的县河,穿越竟陵城区,民间常用“河则边、河落边”称呼两岸。不知先民们是否曾经想过要在县河上架一座桥,方便两岸民众来来往往。
时间走进20世纪60年代末,天门在县河上建大桥,把县河两岸用大桥紧紧地联在一起,当年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大事!这是竟陵地域第一座横跨县河的大桥。天门大桥建成后,桥面车辆跑得欢,从人行道上俯视河面,看着来往船舶从桥下鸣笛穿过,县河里的客运船有枣阳号、天门号、青年号、五峰号、钟祥号等多艘。扬着风帆的货船与架着渔网的渔船或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一派繁荣景象。
转眼间50年过去了,当年参与建设者绝大多数已是70岁以上老人,笔者寻访了当年参战的民工,记录下他们的事迹,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后人听听。
2
由湖北省公路管理局第三勘探设计队设计的天门大桥于1968年10月动工。大桥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基础,单孔跨度双曲拱桥,单孔净跨70米。大桥的设计图纸,至今保存在天门市公路管理局档案室。
建天门大桥是当年的大事,是县委工作的重点,也是县河两岸多少代人期盼的梦。动工前几天,城关镇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挑着被子和工具的农民工,60年代时城区比现在小很多。在街道的安排下,民工们暂住在居民家里。我家里也曾住进了建大桥的民工。
那时我上小学二年级,开始并不知道这些人到家里来做什么,过了一些日子晓得了是来参加建大桥的民工,住在家里的是原黄潭公社的农民。相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和他们的关系处理得像家人一样。大桥建成后的好多年,有几个人只要来城关,还会带上些自家的土产来家看望母亲,说些有趣的事。
3
建天门大桥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战争,或者说是人海战役。
当年建桥民工主要来自黄潭公社,基本上每户都出了人,家里无男劳力的,妇女也上,从十几岁的小伙到五十多岁的人都有。之所以都是黄潭公社的人,是因为当年天门还有一个省级大水利工程:开挖汉北河,其他地方的人上汉北河堤了。
今年已经77岁的曾老人,在谈到当时施工现场情景时,仍然很激动:“就像电影里的画面。高音喇叭时而歌声嘹亮,时而表扬好人好事,时而播出送料队与伴料队的挑战书与应战书、个人和施工队的决心书,吃饭时间还播放样板戏的唱段。到处红旗飘飘,号子声声,人头攒动,场面热闹非凡。”
一个生产队的民工负责一至二项任务,大的任务由几个队的民工合作进行。各队的能工巧匠被抽出来,组成了木工模板队、钢筋加工队、搭架队、泥工队等许多工种的施工队,还有突击队、医疗队、宣传队等配套组织。
黄潭某生产队民工专门负责洗石子、送石子、筛黄沙、送黄沙。锤好的石子不能直接送去拌和,按要求先用水把石子洗干净后才能送出。民工们用筐子淘米那样把石子反复淘洗。洗石子很容易打湿衣服裤子,夏天还好,冬天就用一块塑料纸挡在胸前。筛黄沙最怕下雨天,湿黄沙很难筛,他们筛一遍后等到有太阳了,扒开筛过的沙头子晒一晒,为了不浪费黄沙,有时要筛二遍甚至三遍。灌注混凝土中途是不能间断的,遇上要赶用材料时,他们二十四小时轮流操作。那时电力供应无保障,工地有台柴油发电机随时待命发电。
模板架护工队是一支比较危险的施工队。当模板做好,布好了钢筋,开始灌注混凝土时,模板下面是不让一般人进去的,防止不小心撞坏撑棍,护模队员头戴安全帽手拿工具,小心翼翼在纵横交叉的架子中弯腰穿行,这根撑棍看看,那个垫子摸摸,将出现的小问题及时补救好,以免小问题变成大事故。
4
一座大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桥墩,它要承受自身的重量和外来的重量。现在公园内建一个人行桥,都是用动力机械钻孔后,放入钢筋架灌注混凝土。可能有人不相信,天门大桥的南北桥墩是人力推钻出来的。
在施工设备相对落后、缺乏机械的年代,只能全靠人的劳动力完成。从各生产队抽调来的精兵强将,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组成临时钻孔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桥墩要在其他工程的前面完成,为确保建桥速度,钻孔队员日夜轮换上阵,众人在号子声中用力向前推钻机,风雨无阻照常施工。
李老汉回忆说:“风雨无所谓,雨不打湿衣裤,流的汗也会打湿的。”听到这里,我在心里默默感谢李老汉和健在的民工们为天门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除了主战场,还有分战场。乡友“茶汤”就提供了一个分战场的信息——桥上的栏柱、栏杆、造型物件,都是在原城关镇生产街小学门前空地上做的,地址为现在的宝安商城,元春街菜市场大门的对面。工人在模具内布上钢筋,浇灌有色或者本色混凝土,过几天后,就可用水磨石打磨颗粒疙瘩,直到平整光滑。
5
1970年5月,天门大桥胜利完工,通过了验收,随后在桥北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开通仪式。
兴奋的人们在桥上跑来跑去,对下面县河指指点点。从老汽车站开来的汽车缓慢驶过大桥,揭开了县河历史的新篇章。从此再也不用渡船拉汽车马车了,当时人与人之间打招呼的时髦话就是“看过大桥没有?”甚至有生产队专门开拖拉机载人来看大桥。大桥这里很快就成了天门城关的新景点,许多单位人员集体在桥下合影,更多的是个人留影。
大桥建成通车,方便了人民,便捷了交通。整个工程耗费人民币53万元,除掉通货膨胀因素,时至今日仍然堪称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天门人民,特别是原黄潭公社的农民,他们功不可没。
一座大桥,一段历史。天门大桥承载了太多天门人的记忆,见证了五十年来天门的发展与变化,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大桥老了,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新的大桥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抚今追昔,天门人期待着新大桥的建成,更期待天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
(作者系天门竟陵人)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