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17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卢丽君:白衣在身使命在肩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慧遐
文章字数:1732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中,面对一个个孤独而焦虑的病人,那些看不到脸的医护人员,是最温暖的陪伴。
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抗疫最美家庭代表——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病区护士长卢丽君,是众多逆行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
30多个日日夜夜,她奋战在隔离病房。从筹建病房、协调人力,到制定隔离病区职责、流程、护理病人等,她殚精竭虑,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她身先士卒,严防严控,精心护理,为打赢这场战“疫”撒下了辛勤汗水!
危急时刻冲在前
1997年7月,从天门卫校毕业后,卢丽君就进入医院护理一线工作,从此,白衣在身,使命在肩。
今年农历大年三十,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万家团聚的灯火,市妇幼保健院被征用为定点医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拉开序幕。
面对未知的凶险,卢丽君深知这场战“疫”的严峻与危险,但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阖家团聚的日子,她告别年迈的父母,和爱人一起,义无反顾奔赴抗疫最前线。农历正月初二晚上8时,医院开始收治第一批隔离病人,从妇幼保健医院变成传染病医院,从妇产科护士长变身隔离区战士,对卢丽君来说,一切既陌生又忐忑。
凌晨2时,卢丽君和同事们顶着凛冽的寒风,站在住院部电梯口,迎接一个又一个住院患者。几个小时下来,卢丽君和同事们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了,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救治。
农历正月初三上午,卢丽君给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吸痰,老爷爷一阵剧烈的咳嗽,痰液喷了她一身,老人连忙用手捂住了嘴,喘息着说:“丫头,痰液太脏了,真的对不起呀。”看着老人浑浊的眼神里透露出的慌乱和对生命的无限渴望,卢丽君的心一下子受到了触动,她想,在提供必需的医学护理之外,更多的是要给患者抚慰与鼓励。她忙说:“爹爹,没关系的。”随即俯身上前为老人拍背排痰,直到确定他呼吸逐渐平稳。
此后,一周的时间里,卢丽君都主动护理老人,为他输液、氧疗、雾化、喂药,老人因病情重、身体弱,大小便只能在床边解决,卢丽君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老人处理大小便,整理床铺,消毒病房。见老人没有食欲,卢丽君就送上一份水果;见老人吃不下饭,卢丽君就热上一杯牛奶,送到老人嘴边,只希望老人能够多吃点,多吃一点就多一分战胜病魔的力量。
渐渐地,老人的眼里多了一丝神采,精神好的时候会拉着卢丽君唠唠家常,谈谈子女的状况,憧憬出院时的场景。后来,老人因为病情发生变化,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临转院时,老人握住卢丽君的手,眼噙泪花:“卢护士长,我哪都不去,我就想留在这里治疗。”这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是对医护人员最生动的肯定。
舍小家顾大家
医院是个神奇的地方,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对生命的希望,农历正月初八,一位高烧39度的孕妇被送进了医院,孕妇复杂的表情里充满了焦虑、恐惧,还有对宝宝的期盼。
为了平复病人心理,卢丽君提议建立专门的团队来护理孕妇。详细解释病情,分享宝宝出生有趣故事,讲解分娩知识技巧,解除孕妇的疑虑和困惑。终于,在进隔离病区的第二天,一个重4斤8两的男婴伴随着一声哭声,平平安安地来到了这个世界,这是市妇幼保健院隔离病区出生的第一例新生儿。看到宝宝在妈妈怀中香甜地熟睡,卢丽君感慨万分,疫情无法阻挡生命的延续,黎明的曙光会成为穿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
作为发热隔离定点医院,需要对患者采集咽拭子,这是一项高风险操作,看着忐忑的年轻人,卢丽君率先冲进隔离病房进行示范操作,带动和鼓舞了同事。两轮值班期间,她一个人就成功采集咽拭子近300份,无畏地践行了扶危渡厄的医者使命。
抗疫期间,护士们的工作除了打针发药、端茶倒水、送食喂药、给氧雾化,还要身兼护工、家属、心理医生等角色,工作量是平时的几倍。无论是护理新冠肺炎产妇,还是照顾病情危重的老人,卢丽君从未退缩,用担当彰显了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
作为一名护士长,卢丽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和激励年轻人;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加班加点,随叫随到,每到节假日,总是尽量安排其他护士回家过节,主动代班,近十年没有在家过一个完整的春节。
她唯一无法做到的是尽一个为人妻母的义务——一线战“疫”的30多个日夜,她只在视频里见到过最牵挂的亲人,只在睡梦中回到过最温暖的小家。
但她说,此生无悔入华夏,此生无悔穿白大褂。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