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0年09月29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屋新生
◇朱青苓
文章字数:1088
临河一排老屋已经闲置不少年头了。
随着日子越来越宽裕,乡亲们陆陆续续建了新房,搬离了老屋。老屋留着,是留住几十年的老屋情,留住自己的根。住进新房后,我曾想象历经风吹雨淋,老屋会自然坍塌而永远地消失。
前一段时间,说国家有惠民政策:闲置的老屋根据实际面积核算补偿款,再统一拆掉,变成耕地。乡亲们意外又欣喜,但将信将疑:话是这么说,钱到手了才算数。
这排老屋,似乎占足风水好地,一律大门朝南,门前平展展的田野,屋后淙淙流的小河。春天田野小麦碧绿油菜金黄,秋日稻谷如金棉花似银。
这排老屋,贮满了敦厚的乡情,囤积了生活的苦乐。老少一辈辈繁衍生息,日子一天天辛苦忙碌。麦收时,你替我熬夜打麦子;雷雨前,我帮你急慌慌来抢场。枇杷、枣子成熟了,不忘东家端一碗,西家送一瓢;谁家餐桌上摆了合味的腌菜,会进去夹一筷子放碗里,谁家地里长出新鲜蔬菜,会边打招呼边掐一把在手。
屋后的小河水清,味甜。是天然的鱼塘,搬罾拦网里有活蹦乱跳的喜悦,改善着穷困的生活;是天然的澡堂,男女老少傍晚时分置身其间,那般快活。尤其早上,小河又是女人们家长里短聚会的中心,洗衣的,挑水的,都带来了各自的消息,小河静静倾听,悄悄关注,关注日子一天天向好里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老屋要拆,还真有些舍不得。
疫情后的八月下旬,暑气仍恣肆,镇土管所工作人员来了。他们顶酷暑,踏杂草,逐户测量,核准登记,据说要上报市里主管部门审批。
九月中旬,村干部拿着审批后的补偿明细上门,挨家挨户让乡亲们签字,并再三嘱咐:趁冬播之前,尽快拆掉老房子,补偿款随后兑现。
大家互相打听,补偿高的达到十二万,少的也有一、二万。现在,板上钉钉了。乡亲们激动不已:“住了几十年的老屋,空着都能得钱,国家的政策真是好!”一旁有人帮腔:“我们虽然得了实惠,但屋要拆,还真舍不得。”有人马上纠正:“这屋老是空着,周围长满杂草,浪费土地资源。拆了推平,种上庄稼,年年有收成,环境也美,对大家都有利。”
我把这桩新鲜事以及自家老屋的补偿款金额告诉儿子,他在电话里连声说:“这是好事,要得!要得!”还问我:“遇上这样的事,是不是又有好多话想写?”我很坦白:“搬离老屋时,曾经写过一篇怀念的小文。这次,虽然留恋往日的栖身之所,留恋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刻骨铭心的生活场景,但更多的还是和乡亲们一样:感谢国家关注我们农村,关心农民。”
一排老屋,和他的主人一起,经历了生活的欢乐与困苦,见证了乡亲的喜怒哀乐,目睹了家乡的发展变化,眼下变作良田,清清小河滋养,蓝天白云相伴,乡亲们能在这祖祖辈辈依赖的厚实的土地里,播下希望,生长梦想,收获幸福,安居乐业,怎能不欢欣鼓舞?
我们的老屋新生啦!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