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18日
30多颗卫星
为中央环保督察提供“天眼”
文章字数:1175
  据新华社9月17日电记者日前从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了解到,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新技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全面技术支撑,已成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工作名副其实的“天眼”和“后盾”。
  督察未动,卫星先行
  正在进行的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卫星遥感设备“先行一步”,为各现场督察组提供了更精准的指向和证据。
  目前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可调度协调国内外30余颗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和各种类型无人机几十架。卫星遥感手段在发现问题线索、锁定问题区域、提供证据支撑或历史回溯等方面有着突出优势。
  在2017-2019年开展的第一轮、“回头看”及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卫星遥感和无人机为霍林河上游煤矿开采破坏草原、北海冶炼废渣非法填海、福建漳州矿山非法开采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督察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在河南、安徽、宁夏、内蒙古等10省区开展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工作中,卫星遥感技术为黄河、乌梁素海等重要生态区、花垣县铅锌矿开采及尾矿库治理等专项督察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天眼”识别尾矿库治污防控
  我国尾矿库数量大,小库和不规范库比例高、地处偏远,给监管带来很大困难。利用卫星遥感覆盖范围广、获取速度快、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的优势,可以有效监测尾矿库排查尾矿库分布、生产状况及环境影响情况。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开展了指定区域内尾矿库底数排查,形成了尾矿库遥感排查清单,对于无主库、废弃库均能实现准确监测,同时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能监测尾矿库建设与运行情况,支撑尾矿库动态环境监管。
  遥感监测发现,由于历史遗留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原因,一些尾矿库选址、设计不规范,尾矿库邻近重要河流、水源地等生态环境敏感目标,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严重污染影响。通过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尾矿库周边敏感受体信息变化特征综合分析,可以辨识尾矿库环保治污设施安装情况,并分析尾矿库是否存在偷排废水行为,为尾矿库污染防控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天空地”动态监管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干扰
  历经10多年发展,自然保护地遥感监管已实现“遥感发现——地面核查——监督执法”的主动发现监管体系,监测范围覆盖全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常规监测频次提升到一年一次、一年两次,以及重点保护地加密监测、专项检测、主动监测;监测内容、精细度和深度上,由原来只监测人类活动、以发现问题线索为主,逐步拓展到生态影响监测、问题整改、综合分析等监管业务的信息化支撑。
  截至2020年5月,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在已开展的8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次省级自然保护区、1次国家公园、1次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中,累计发现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疑似问题线索94万多条。这些疑似问题线索直接支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及“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重大任务的线索筛选和证据锁定。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