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23日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文章字数:849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吴述明
  6月20日上午,骤雨初歇,记者在净潭乡杨文村的虾莲田看到,莲与水呈“回”字形排列,中间是湘莲,莲叶田田,荷花竞艳;四周是虾沟,水波潋滟下,小龙虾自在嬉戏。
  “抽水、换水、增氧、喂饲料……”村民王胜彬每天宝贝似的呵护这25亩虾莲田,“受疫情、养殖规模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小龙虾价格有些‘低迷’,希望莲子能够有个好收成。”
  王胜彬今年45岁,家里一直比较清贫,早年,他学习了泥瓦工技术,一直在外务工,2006年,妻子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父母年纪大了,儿子年幼,他只能选择回到老家。
  一家人的生计压在肩上,王胜彬并没有消沉。种地、开收割机、到建筑工地打零工,他勤勤恳恳,尝试各种挣钱的方法,但日子还是过得捉襟见肘,2014年,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项帮扶政策接踵而至——儿子读书每年有助学金,医疗费用政府补贴大半,家里用上了自来水……王胜彬对此都铭记于心:“党的脱贫政策给我很多帮助,心里非常感激,但我不能等靠要。”
  人勤地不懒。因为妻子要人照顾,外出打零工的机会很少,王胜彬想:“还是要在种地上下功夫。”
  净潭紧靠华严湖,水源条件充足,近年来不少人尝试发展虾莲共作。见效益可观,2017年,王胜彬也把自家10多亩地改成了虾莲田。
  “莲子成熟时,极易脱落,每天清晨5点就开始采摘,半天下来,全身衣服都磨破,摘完回家,洗衣做饭,然后剥莲子、晾晒。”里里外外都靠自己一个人操持,说起这些辛苦的日常,王胜彬脸上却是乐观的笑容。
  2019年,市政府对直接从事特色种植、养殖达2亩以上的贫困户,按每亩3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这一政策让王胜彬深受鼓舞,他流转土地,当年将虾莲共作面积扩大到了近40亩,收入大大提高。
  “搞特色产业风险大些,莲子和小龙虾价格波动频繁,有亏有赚,所以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今年没有种很多。”王胜彬笑着说。不过穷则思变,他在土地上的创新探索不会停止。
  如今,王胜彬已顺利脱贫,儿子上了大学,两层楼房也建起来了,“接下来要攒点钱把家里装修一下。”王胜彬信心满怀,“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