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09日
以笔为犁以报为伴
——记天门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邓慧遐
文章字数:1751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董利
  她从事新闻工作26年,心无旁骛,孜孜以求,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她采写的作品,有70余件在湖北省和市州报好新闻评比中获奖,她多次被评为天门日报社先进个人、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荣获湖北省首届十佳青年记者称号。
  她就是天门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邓慧遐。
  走下去,“活鱼”在基层
  “不在基层,就在去基层的路上”,这是邓慧遐的工作写照。她把笔头镜头对准普通群众,每年在基层一线的时间超过200天。天门26个乡镇办场园,处处都留下了她的脚印。
  这个基层一线,包括汛期的洪涝现场。2007年7月,暴雨倾盆,石河镇(现石家河镇)清水垱水库发生漫溢,镇区街道、农田全部被淹,根本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田。她举着相机,趟进齐胸深的积水进行采访,水最深的地方,几乎没过她的脖子。“一回到家,我整个人就虚脱了。”她说,“也不知那时怎么熬过来的。”
  这个基层一线,包括狂风暴雨时的受灾乡镇。2013年5月14日,多宝镇发生大风灾害。已是夜晚近9时,她冒着雷声闪电,在暴风雨中摸黑赶到多宝。雨水打湿了衣衫、浸湿了鞋子,让人直打哆嗦。路上横七竖八地倒着被大风刮倒的树木,赶到灾区就花了近两个小时。因灾区全部停电,写稿已不现实,她只有用手机现场口传新闻,等稿件出炉,已是次日凌晨1点多。“当时孩子还小,一直哭着找妈妈,但我连他的电话都没时间接。”提起往事,她仍觉愧疚。
  这个基层一线,更包括一个个建设发展现场。2011年年底,天门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启动,她深入安置点,走访移民和当地干部群众,常常是迎着晨曦去、披着星光回;2016年,天门精准扶贫按下“快进键”,她走进一个个贫困村,了解脱贫举措,报道攻坚成效,回家连口热饭都顾不上吃又忙着赶稿……
  脚板底下出新闻,汗水永远是写作的墨汁。她的笔下,《让母亲河再现迷人风采》《“北斗”无人驾驶拖拉机亮相华丰》《石老汉卖粮记》《穷乡长出“金宝贝”》等一篇篇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深受读者好评。
  冲在前,战“疫”显担当
  17年前,“非典”一线毫不退缩,直面危险挑战;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已经47岁的邓慧遐,再次请缨上战场。
  “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新闻老兵,理应带头站出来!”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原本计划回老家过年的她,说服丈夫和孩子,主动向领导请战,带头冲向最危险的医院、隔离点等场所采访。
  有人劝她:疫情严峻复杂,现在通讯发达,能不去现场就不要去,用电话采访是一样的。可她认为,“只有深入现场,才有真情实感,何况,有些内容,记者不到现场,把握不好重点和细节”。
  白天采访夜晚写稿连轴转,有一次,正在电脑前写稿的她颈肩钻心地疼,坐都坐不住,她只好让丈夫拿出家里的简易理疗器进行按摩、用热毛巾敷贴,在床上躺了不到三小时,又忍着疼痛起来写稿。
  在采访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时,气温骤降,冰凉的雨水、刺骨的寒风毫不留情打在她身上。她不惧严寒,不顾危险,面对面采访治愈患者,用医护人员的艰苦努力、患者的配合治疗等诸多细节,来鼓舞士气。
  因为寒风冷雨的侵蚀,第二天她头晕脑闷,但一接到新的任务后,她一声不吭,又投入工作。
  常在医院等高危场所采访,每次一回家,她就得用酒精消毒,换衣服、洗澡、洗头发。因为长期消毒,她的手开始脱皮,常常瘙痒难耐。
  《特殊时期的生命奇迹:三条人命的救援》《疫情防控期的高危操作!市一医首例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成功实践》《护士返汉遇封城,天门全力护送她们奔赴抗疫前线》《患者家属:你们是最可敬的时代英雄》……抗疫60余天,邓慧遐10多次深入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医院采访患者、医护人员、执勤警察;10多次走进乡村,采访一线值守干部群众;8次走进隔离点,采访隔离住院患者、服务人员;7次走近志愿者身边,一边采访、一边参加志愿服务;20多次采访国家援鄂医疗队……先后采写稿件130余篇,其中,多篇稿件被澎湃新闻、荆楚网、今日头条、山西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广电融媒体等采用或引用。
  “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深入一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传递最新、最快、最真实、最准确的疫情防控信息,为大家消除恐慌,提振信心。”邓慧遐说,与医务人员、一线工作人员并肩战斗,记录下他们可歌可泣的战“疫”征程,这段经历必将终生难忘。
  邓慧遐说,既然选择了以笔为犁、以报为伴,她决心,步履不停、始终向前!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