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29日
市一医新冠肺炎临床阅片专家团队战“疫”记
文章字数:1211
  ◇市一医外联部
  “每天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由重症转轻症、轻症转出院,是我们团队最高兴的一件事……”3月8日,市一医临床阅片专家团队组长陈友平欣喜地说。
  虽然新冠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学大部分比较典型,但也有一些非典型的病例,要么肺部病灶很小,要么病灶藏在肺底或肺部的某个角落难以判断,为此,诊断过程中,专家团队成员们常常慎之又慎地鉴别诊断。他们每个人都清楚肩上的担子,既有责任、也有担当。
  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个疑似患者,阅片团队的专家们必须反复查看胸部CT、查胸部薄层与常规层厚度,仔细对照,只为更准确地诊断,累的时候只能闭一闭眼睛,暂时缓解下疲劳。遇到复杂病例,还会在微信群里呼叫另外几位专家同时阅片、讨论,并作出最佳诊断。这一切只为了发热病人能尽快诊治,减少因为就诊导致的交叉感染。
  2月26日,阅片专家团队又承担起全市各乡镇卫生院发热患者的会诊工作。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的开放增多了筛查病人,他们通过微信平台,传递着全市每一个发热病人的就诊信息,微信上那一张张微小的图片,常常需要下载、放大才能看到。一天看下来,阅片团队专家们常常走路都看不清楼梯,闭上眼睛,脑海里都是CT的图片,耳边半天都回响着微信“滴滴滴”的声音。
  每天,在发热门诊都能看到团队成员黄小俊、艾黎明忙碌的身影,他们要对发热门诊人员工作进行指导与协调。遇到患者较多的情况,他们还主动加班。他们深知,只有患者尽快诊断,疫情才能尽快得到控制,胜利才会早一天到来。
  近两个月来,胡圣林每天都和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打交道。由于胡圣林接触新冠肺炎患者最早也最多,因此被团队其他成员戏称为“毒王”。他说:“疫情就是命令,抗‘疫’的字典里没有休息二字。”虽然病毒致病性强,但早期干预很重要,晚上加班、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进行处理等,已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
  疫情发生以来,团队成员韩颖明、孙秀凤、胡福英都主动请缨上“疫”线,为了不误诊病人,她们每次都认真为前来的每一名患者检查,包括患者咽部。而检查患者咽部、开展肺部听诊等近距离接触方式是最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的。她们说:“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危险,但我们是医生,要对患者负责,对任何一个患者的检查我们都绝不会疏忽。”每当有人问她们:“累不累?”她们总是笑着回答:“说不累是假的,但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本职工作,当医生不就是为了能救治更多的患者嘛。”
  团队成员王莹,今年39岁。市一医ICU病房自2月5日开放以来,王莹多次在ICU对新冠肺炎重症、危症患者进行救治。有一次,她所在的ICU病房里收治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该患者由于缺氧、胸闷,一直很烦躁,不配合呼吸机使用。虽然穿着隔离服的她像被装在一个塑料袋里,浑身上下都是汗,但王莹一直守候在旁近9个小时,及时为他调整药物、用量等,直待他各项指标好转。
  在与疫情抗争的战场上,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的白衣天使在努力。抗疫的胜利离不开他们,相信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疫情终将会被战胜,让我们一起向白衣天使们致敬!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