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0年04月28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铸辉煌看今朝
——渔薪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文章字数:2828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慧遐通讯员吴翠
春意盎然的时节,在渔薪镇,一家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一家家合作社安全春耕备耕、一名名干部群众只争朝夕……
渔薪镇立足本地实际,坚持工业强基础、农业优结构、商贸活市场、生态兴文明、教育强素质的发展理念,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幅幅昂扬奋进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交通先行促发展
路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武大线(106国道)穿境而过,是渔薪经济发展的主动脉。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多,以往的道路承载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日常出行的交通需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该镇绕镇公路得以开建,彻底解决镇区交通拥堵问题。
站在已复工的施工现场,可以看到,施工队建了一条便道,方便施工和居民出行。
“这条缓解武大线复线、佛蒋线交通压力的道路,由于疫情影响了施工进度,预计2021年初可以建成。”渔薪镇镇长徐超雄介绍,这条全长5公里的绕镇公路,建成后至少惠及10万群众出行。
这条由渔薪籍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修路议案,让渔薪群众20年来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防疫复产两不误
走进渔薪企业,员工们首先测量体温、戴好口罩才能上岗。“防疫生产两不误”的标语在厂区不时可见。
疫情之下,如何确保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渔薪镇严阵以待、热情服务、加强指导、制定方案、压实责任。
该镇优化服务措施,推动在建在产项目复工复产。工作专班深入企业一线,对接联系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企业、进车间、进工地,督导落实岗位防疫和个人防护措施,协助开展卫生环境清理消毒、返岗员工身体监测、宣传教育、日常维护和台账建立等防控工作,实现复工复产指导全覆盖、无死角,确保复工复产安全有序、稳步推进。
该镇创新开展“云招商”,努力挖掘经济发展增量。面对当前疫情,在外出招商受到限制的大环境下,该镇通过走访在家企业家,挖掘招商线索,通过网上洽谈、网络签约的方式,目前已成功签约投资1.5亿元的森零包装生产项目,重点跟踪深圳迪晟太阳能运动项目、升辉冷链配送项目与北京友合攀宝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等3个项目。
如今,在渔薪,天则泵业机声阵阵、卓艺包装产销两旺、杨场酱品红红火火、华鑫塑网加紧生产……
截至4月16日,渔薪镇复工复产工业企业16家,天则泵业、追日光伏、金虎新材料、杨场酱品、卓艺包装、华鑫塑网、联荣管业、居多美纺织等企业已通过复工复产验收,正在生产。
森零科技、呈祥化纤、道源食品、瑞升塑网等4个项目通过申报、开工建设。
渔薪镇干部的倾情服务,赢得了企业信任。天门呈祥化纤棉业有限公司的公章都交由村里保管,办营业执照、工程报件、地勘、施工图……都放心交由镇上工作人员办理。前期调规后,去年8月做群众工作,20天就把各项工作做妥,如今,森零科技已于3月开工,4月投产……
“重铸渔薪辉煌,全镇上下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将项目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凝心聚力,全力实现发展质的提升和量的突破。”渔薪镇委书记熊胜军说。
和谐社会生态美
“你们的工作真不容易。”不少群众由衷感慨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渔薪社区有居民1万多人,为了更好服务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创新推行了“延时服务”“错时服务”,去年全年惠及7000人次办事。
社区居民盛中国在武汉定居,去年9月,独自一人在老家的堂弟因病去世,盛中国只能于一个周末从武汉赶回渔薪社区办理房屋手续。社区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专程在周末为他办理好证明。
“我们不仅有延时、错时服务,还有上门服务。”社区负责人在介绍时,亮出了他们的“独门秘籍”。
71岁的社区居民李伏海长期瘫痪在床、行动不便,却有低保审核资料需要提交,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他办理了证明,按时提交审核。
疫情期间的物资配送、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证明、低保证明……“民生是我们头等大事。”社区负责人周家华说,“在渔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使公共服务惠及每一位群众。”
改建仿古街、下水道,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实施镇区美化靓化工程,渔薪“天西中心镇”品位提高。
在镇区东西两端教育区、工业区及主要路段入口安装太阳能路灯60余盏,保障学生、工人、居民夜间出行安全。
争取市级资金,投资127万元对武圣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提升了市场档次,方便了群众。
打造清洁卫生乡镇。对镇区环卫实施服务外包,引进深圳市宜居环境有限公司,实施镇区全天候清扫保洁。
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镇区配置可回收和其他垃圾分类垃圾桶50对,配置四分类垃圾桶10个,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栏20个。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和违规经营,新增城管人员2名,重新划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线8处,对违规停放车辆、伸店经营、占道经营行为开展常态化劝阻工作。
这些,都在为建设和谐渔薪、美丽渔薪注入生机和活力!
农业转型步伐稳
芳菲四月,走进渔薪田间地头,地膜豆角冒出嫩芽、黄花菜基地绿意盎然、虾稻共作面积壮观、勤劳的农友有序春耕……
近两年来,该镇特色蔬菜从3056亩扩增到10700亩,水果从300亩增至1000亩,中药材从1900余亩跃升到8000亩,虾稻面积从1500亩增至10500亩。
该镇围绕市委提出的“天西蔬菜药材”的产业发展定位,综合考虑地理条件、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种养习惯、群众意愿、市场需求等因素,科学制定并稳步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点、线、面同步推进的“四区三带多点”发展格局。
“四区”即:以杨场、青山、潘渡、王韩等村为主的订单蔬菜示范区,依托红日子、杨场酱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武汉白沙洲农产品批发市场、四季美农贸市场,实行订单化生产。以蔡庙、泉湖等村为中心的连片虾稻共作示范区,抢抓政策机遇和争取项目支持发展虾稻共作。以罗亭、朱文台、杨港等村为主的优质中药材示范区,稳步扩大荆半夏种植面积,辐射带动周边村种植黄蜀葵、白芨、白芷、虎杖等中药材,试点建立中药材初加工、仓储、销售体系。以董塌、万董、灰市、杨港等村为主的特种养殖示范区,持续推进豆丹、青蛙等特种养殖项目,探索养殖业转型升级新模式。
“三带”即:以荷沙公路沿线渔薪、蔡庙、泉湖、灰市,观音湖等村为主的绿色农业展示带,抢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对田、土、水、路、林、电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推动粪肥资源化利用、药肥减量、无公害农产品等工程,展示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成果。以河山干渠沿线魏口、姚祠、赵场、新郑等村为主的休闲农业观光带,打造沿岸10公里绿色长廊,发展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以佛蒋公路沿线新郑、姚祠等村为中心的高效农业示范带,结合全国种植结构调整示范点建设,着力推进百里棉乡转型升级,示范带动渔薪南部高效农业发展。
“多点”即引导支持“蔡庙葡萄”“杨港香瓜”“董塌豆丹”“朱文台晚熟桃”等高效农业示范点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群众调整种植结构,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通过产业帮扶等“五个一批”的政策落实,目前,该镇4837名贫困人口已脱贫摘帽,占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的97%以上。
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站在新起点,渔薪镇将砥砺奋进、求真务实,力争让城镇建设更美丽、乡村发展更富裕、群众生活更幸福!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