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0年04月24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天门的日子里
●山西援鄂医疗队天门组秦文宁
文章字数:2938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大肆侵袭九省通衢之地的江城武汉,并且迅速蔓延。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荡然无存,举国上下,各行各业,全部按下了暂停键,全面投入到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
随着湖北抗疫形势日益严峻,党中央运筹帷幄,吹响了一省支援一市的战斗号角。山西省是全国唯一支援仙桃、潜江和天门三个市的省份。2月11日,万荣县医疗集团派出了第一支医疗队驰援天门。看到有同事摩拳擦掌、披甲上阵,我非常羡慕他们。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心理准备:没有机会则已,一旦有机会,我一定要牢牢抓住,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那几天,我多次和家人谈到我的想法,他们都很支持我,但不免也流露出担忧的神色,毕竟病毒无情啊!
很快,根据上级安排,院方组织第二批力量驰援天门。当时的报名要求是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和感染科的医护。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一员,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也有充足的信心,坚信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
2月17日,我与战友们踏上了奔赴天门的征程。
在天门的三十多个日子里,如果问我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我概括为八个字,那就是“苦乐共存,感天动地”。
苦乐共存
当组织批准我奔赴前线的时候,我是既高兴又胆怯。高兴的是,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终于如愿以偿了。胆怯的是,之前看到许多报道,不少医护倒在了“前沿阵地”,此去是与死神作生与死的较量,吉凶未卜。但仔细想想,湖北同胞处于疫情包围之中,水深火热,物资紧缺,医护不足……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刻,我怎么能退避三舍、袖手旁观呢?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在心里占据了上风,我什么都不想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只想着到前线后,如何把工作做到最好,从死神的魔爪下抢回更多的生命!
为了不看到父母忧心忡忡的眼神,为了不经历依依不舍的离别,我没有提前告诉父母启程的时间,直到登上了征途,才给他们发了一条信息。
出发时,各级领导赶过来为我们送行,他们反复强调:保护好自己,照顾好患者,医院是你们的强大后盾,也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家人,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各科室的同事们也依依惜别,他们的一声声嘱咐、一句句鼓励、一个个眼神,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
出发时,大家的物资都很多,都是院方为我们准备的一些防护物资和个人生活用品,到天门以后,我们也基本上把物资捐赠给了当地医院。
抵达天门时,正赶上气温下降,穿着羽绒服还冷得直打哆嗦。酒店没有暖气,是中央空调,怕交叉感染不敢开。晚上冷得不能入睡,志愿者想办法给我买来暖水袋让我取暖御寒。生活习惯上,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饭菜的口味也与老家不一样,每样菜都甜丝丝的。驻地怕我们吃不惯他们的饭菜,特意按照我们这边的口味来做,虽然说不上正宗,可我们还是感激不尽。
天门市政府安排了一对一的志愿者服务,志愿者隔三岔五地过来问候,告知我们有困难尽量提,他们尽量满足,但是大家基本上都是能克服就尽量克服,尽量减少麻烦。
岗前培训的时候,老师手把手地指导我们如何穿脱防护服,我就在驻地酒店的房间里反复练习。穿一次需要一个小时,必须一丝不苟,不能有任何疏漏;脱一次需要半个小时,尽量缩短时间并格外谨慎仔细。我不厌其烦地练习,不断地警告自己:防护是关键,这根弦丝毫不能松。每练习一次,都要让同事反复检查,每练习一次,都累到汗流浃背。
二月份天气还很冷,但是防护服不透气,稍微一活动就大汗淋漓,一闲下来又让人冷到打哆嗦。外面只能看到护目镜上的雾气和水珠,可是口罩后面是热汗鼻涕肆意横流。到后面天气转暖,穿上防护服还没活动就开始出汗,窒息的感觉让人崩溃。
监护室的工作很繁琐,除了基本的治疗操作,还包括患者的基础护理。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喂饭、喂水、洗漱、收拾大小便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有的患者身量重,甚至行动不便,我就得拼尽全力来照顾。但看到他们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看到他们一个感激的眼神,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有一位患者大叔从住院开始就心情不好,无论哪位同志跟他说话都只是“嗯”“哦”“好”,一直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谁也不理。大家都很着急,有事没事就到他房间里转转,领导也专门安排了心理咨询师对他进行心理疏导,一直到他出院才听到他说了最长的一句话:“你们辛苦了!”我们都笑了。
语言交流障碍,也是我遇到的一个麻烦。因为南北差异,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不会说普通话,方言土语很重,导致我经常不明白他们要表达什么意思。方便时,让他们书写表达,不方便时,就让当地医护来翻译,还学会了不少当地方言呢!有一位患者阿姨想表达感谢,又怕说出来我不懂,就一直重复一句“山西姑娘好,山西姑娘真好!”一遍又一遍,连说带比划,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有苦也有乐,有酸更有甜,是我战地生活的真实写照!
感天动地
在天门的三十多天里,我们与当地医护、患者、志愿者相濡以沫,携手抗疫,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想起来,都是满满的感动、满满的幸福!
我们到武汉天河机场时,接机的是志愿者熊昌,他一直陪伴照顾我们一个多月,嘘寒问暖,无微不至,走的时候还是他送我们到机场。他其实也还只是个孩子,离别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惹得我也泪眼婆娑!
刚到天门,我们被分配到了重症监护室,和当地医护合作管理患者。由于环境、仪器、电脑程序不熟悉,他们特意只给我们分轻症患者,尽可能用普通话给我们作各种讲解、指导,防护用品也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有的患者家里比较远,由于交通管制,很多东西送不到患者跟前,我上班时就把上级发给自己的营养品带给患者。
由于带着三层橡胶手套,对于需要触感的操作真的是考验,有时候患者就会主动要求协助我们。他们很乐观,有一位叔叔说:“好心态能战胜一切!”真是至理名言呀,让我既感动又受益!
有一天,带两位患者去做CT检查,他们很兴奋,笑得跟孩子一样,因为我穿着防护服走不动,他们就一直走在我前面,走一段路等我一会,他们说“做一次检查就说明离出院更近一步了,离你们回家也更近一步了,真是辛苦你们了!”
接送我们上下班的司机师傅,每天接送我们都会说一句“你们辛苦了!”上下班路上遇到本地市民,看到我们衣服上的标志,都会很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那声谢谢,让我们感觉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离别的时刻就要到了。有的康复患者给我们写下了发自肺腑的感谢信,有的送来了锦旗。一位姓熊的患者阿姨在信中说:住院期间,我几度病情危重,上了呼吸机,一度曾失去了求生的欲望。在无家人陪护的情况下,护士们对我就像自己的亲人,给我洗澡、端茶送水,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心照料,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离别时,天门市政府为我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很多天门市民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挥舞着手中的旗帜,向我们表达他们最深的敬意。他们邀请我们等疫情过后再次去天门,让我们把天门当作第二故乡。
荆楚花开,草木葱茏;神州飞彩,山河无恙。战疫胜利,回到故乡的怀抱,倍感欣慰和幸福!“从此以后,天门永远是你们的家!”天门人民深情的声音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温暖着我的心房。我只不过换了身衣服,换了个地方,干了我应该干的工作,各级政府用最高的礼仪迎接我回家,祖国和人民给了我崇高的荣誉。百感交集,激情澎湃,心中不由升腾起一种骄傲而又自豪的感慨:历经天门一战,吾辈终生无憾!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