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0年04月22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地党旗分外红
——临时党支部筑起市一医坚强战“疫”堡垒
文章字数:2507
◇市一医外联部
开栏语: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1800余名天医人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以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崇高境界,以护佑生命、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壮志豪情,投身战“疫”一线,用血肉之躯为百万天门人民筑起一道抵御疫魔的坚实壁垒。
从1月15日接诊第1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到3月20日496例确诊患者全部清零,历时63天。在这忘我奋战的63个日日夜夜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向而行,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以生命践行医者使命,以担当彰显济世情怀,用大医精诚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生命,用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为了真实记录这场惊心动魄的战“疫”故事,铭记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瞬间,本报今起开设“天门一医·战‘疫’集”,敬请关注。
堡垒凝聚力量,勇担使命攻坚克难
一个支部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中,市一医临时党支部交出的答卷厚重而笃定。他们不惧危险,忘我工作、严防死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治愈率居全省前列,得到社会广泛信赖和好评。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际,市一医临时党支部于火线诞生。其中“医路先锋”临时党支部设在感染一区,“同舟共济”临时党支部设在感染二区,“众志成城”临时党支部设在感染三区。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坚守各自岗位,又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共筑“防疫墙”。
旗帜鼓舞斗志,医路先锋冲锋在前
自抗疫战斗打响以来,身处最前线的临时党支部成员牺牲春节假期,放弃与家人团聚,冒着极大的风险战斗在抗疫一线。
“医路先锋”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张海萍面对繁重的医疗护理任务,日夜坚守,对门诊导诊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和协调,对每名来诊患者进行筛查,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详细登记。对高热疑似患者按照流程护送做检查、复诊;面对焦躁恐惧的患者,耐心进行宣教,细心安抚患者,做好心理疏导。
1月26日凌晨3时,雨下个不停,一位老婆婆用三轮车驮着一个面色惨白、身体虚弱的老爹爹赶来就医,张海萍急忙把爹爹扶到急诊室。还没有坐稳,爹爹就一扬脖子,一团秽物伴着难闻的气味喷涌而出,溅到了张海萍的白大褂上。婆婆很难堪,一迭连声地赔不是。张海萍微笑着说:“不要紧,没什么!”她迅即擦干衣服,耐心地帮爹爹跑上跑下。当患者钱不够时,她又帮助想办法。婆婆感激地说:“小张护士长比我们的亲闺女还亲!”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共产党员、麻醉科主任李熊刚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扎实践行医者初心与使命,用实际行动筑起守护生命的堡垒。一天下午,有一个出生20天的早产儿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因为早产儿的母亲是新冠肺炎病人,虽然目前没有母婴传播的直接医学依据,但这个小婴儿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氧合明显降低,临床诊断高度疑似。
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性差,困难插管的几率非常高。“还是我去,确保最短时间插管!”李熊刚和新生儿科护士穿戴好全套防护用具,进入了新生儿隔离病房。在直接喉镜下,患儿咽反射活跃,声门显露也较困难,导管尖端一触碰声门附近,声门就闭合了,给插管带来了明显难度,只能等待患儿下一次呼吸(声门开放),麻烦的是患儿又得面罩紧闭给氧辅助呼吸,直至接近正常。由于医院当时没有新生儿的可视喉,只能几乎脸对脸操作。新生儿温箱台面较低,要完成插管,李熊刚必须蹲着马步、勾着腰进行,因实际情况复杂,插管加辅助呼吸给氧反复数次,这个动作维持了10多分钟,最后结束时,李熊刚感觉腰都要断了,汗水顺着眼罩往下滴。
还有看上去十分文弱的年轻医生陈凡,她主动请缨进入发热门诊,负责门诊的消毒工作,每天和同事抬着超过15公斤的消毒液,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对门诊进行消毒,完成一次消毒往往需要几个小时,尽管春寒料峭,但身材单薄的她常常累得汗湿衣衫。除了负责消毒,她还主动支援前线,保障后勤,夜以继日地忙碌,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却从来不言苦累、不计得失,干劲满满。
2月5日,陈凡临危受命成为新冠病毒的咽拭子采集组组长,完成日采集量约200人次、最高近千人次的采集任务。每一个采集对象,尤其是插管带呼吸机的重症患者,她必须与患者保持面对面的状态,才能准确采集到合格的咽拭子标本。这项工作伴随着巨大的危险:用压舌板压住舌头,将长长的取样棉棒探入深喉部,这个动作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继而干呕、咳嗽、甚至呕吐,由此产生的飞沫、污物就会直接喷溅到工作人员的护目镜或者身体上。采样的过程需要与被采样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每一个被采集人张嘴的动作,都有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传染。即便全副武装,也处处充满风险——这就是陈凡每天工作的常态。
重症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每一场艰难的抢救都是生死时速的生命保卫战。经过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14天的努力,2月24日,来自蒋湖农场的一位82岁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徐爹爹顺利康复出院了。徐爹爹感慨地说:“是你们这些白衣天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日前,11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对此,党员王莹说,“我们站在离生死一线之隔的地方,我们必须竭尽所能与死神抢夺病人生的希望!”
信念激励前行,一颗红心火线入党
疫情发生以来,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队队员纷纷向党组织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他们庄严承诺:在这场战“疫”中,会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负党的信任,不负人民的重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扎实践行医者初心与使命,用实际行动,筑起守护生命的堡垒。
市委组织部及时制定了疫情防控一线入党流程,并经严格的组织考察,同意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贡献突出的陈凡、刘北涛、曹万军、周媛等同志入党,其中有2名同志因在一线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目前仍在隔离观察期,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了入党宣誓仪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2月12日,这些医务工作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高举右手,紧握拳头,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如何作出新的努力,谋求新的突破,续写新的辉煌?临时党支部一班人将直面责任,勇于担当,竭诚付出,以精湛的医术、贴心的服务,赢得患者的广泛信赖,筑就坚实的生命防线,向天门百万人民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满意的答卷。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