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0年04月07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贫果园里的“产业试验”
文章字数:628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付磊磊
3日,在卢市镇大桥村采摘种植园蔬菜大棚内,青绿色拳头大小的西红柿已挂满枝头。“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能上市了,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采摘园负责人范文科满是期待。
时近中午,何和平戴着口罩正在果园中劳作(如图),除草、剪枝、梳果、吊绳,手法娴熟。他是该村2组贫困户,家中还种了10多亩水稻,农闲时节到果园务工,一年务工费可收入3000多元。
这个果园是大桥村去年2月筹建的产业扶贫项目,在市烟草公司扶贫工作组的支持下,该村总投入40多万元,流转土地50亩,专门种植特色果蔬,打造扶贫果园。
大桥村是2014年市级重点贫困村,全村共有贫困户66户188人。范文科说,扶贫果园除了优先聘用贫困户务工外,所有收入都将用于精准扶贫,包括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对贫困户的帮扶。如今,该村已有6名贫困户进园务工。
扶贫果园建成后,围绕种什么的问题,该村进行了多次尝试和探索。范文科介绍,这季西红柿是与黄金村合作的订单种植,由黄金村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并负责销售。此前,果园引进山东寿光的种植技术,尝试种植了圣女果、甜瓜、草莓等10多个品种,其中圣女果、草莓长势可观,网纹瓜、板栗南瓜等品种水土不服,结果率低、果子较小。果园邀请农技专家寻找症结,发现是由于土壤缺乏微量元素所致。农技专家建议,可在土地上先种植1至2年高粱,通过秸秆还田对土壤进行改良。
“今后,我们将在对土壤改良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蔬菜大棚面积,将采摘园打造成集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让更多的贫困户和村民受益。”范文科说。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