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0年02月16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汪维健:战“疫”一线闪耀的“志愿红”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慧遐谢红艳
文章字数:2023
他很忙,三次电话预约,采访一延再延,总是说“我尽量快点,还有几批货在送……”
他叫汪维健,80后,中共党员,市志愿者协会会长。就是这位志愿者的领头羊,从农历大年三十开始,就奔赴抗疫一线,迄今20余天,风雨无阻。
运送物资他风雨无阻
2月11日下午4点多,在市工人文化宫车库,汪维健和弟弟汪维康一个负责清点、搬运、发送物资,一个负责拍照、登记、存档。
“这是我从孝感运回天门的第四批物资,有医用设备、口罩等。”汪维健说,7台呼吸机、50个血氧仪、20台雾化器、3.5万只口罩,分别按照配比,发送给城区有关医院、乡镇卫生院人员。“看到他们领到物资高兴的样子,再累,我也觉得值了。”汪维健抬起手臂抹了一把汗。
大年三十下午,正是万家团圆时,正在和家人准备团年饭的汪维健,听说城区交通管制,需要志愿者帮忙,他立马丢下手头上的事,加入志愿服务。
疫情初期,汪维健第一时间发起募捐,筹措钱物共计近10万元,将大米、饼干、手套、口罩、隔离服、护目镜等物资,发送到抗疫最需要的地方。
在疫情防控期间,壹基金定向捐赠用于一线医护和执勤人员的防护物资。1月28日,汪维健与壹基金成功对接,因为壹基金接收点设在孝感,一般每隔两天他就要跑一次孝感,将捐赠物资运回天门。
“第一次去孝感,花了5个小时。”汪维健说,第一次对路线不熟,加之路上十几道关卡严查,找到壹基金仓库领取物资,返回天门已是夜晚10时许。
与时间赛跑,他来不及休息,立马电话通知有关乡镇负责人次日来领取物资,并详细告知领取手续、程序,防止人员多次奔波。
次日,汪维健及时将壹基金捐赠的2万个活性炭口罩、20部对讲机交付给市一医使用。
“以后就快多了,一般3个多小时可以到孝感。”2月12日一大早,和以往一样,汪维健先到市志愿者协会、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开证明,办好车辆通行证后,第5趟赶赴孝感。这次运回来的是100桶消毒水、50台对讲机、50台注射泵。
“返回天门,下货,发货……满满都是来自各地的爱!”这是汪维健在朋友圈常说的话。
非常时期,兄弟并肩战斗
随着疫情形势严峻,捐赠物资由价值几万元上升到几十万元,汪维健感到一个人的力量不够,毫不犹豫叫上了同样是党员的弟弟汪维康。
“开始没有喊他,是因为他的孩子年仅4岁。加上,外出随时有风险。”汪维健说。但关键时刻,不能让别人冒险,自家亲兄弟先上。同时,随着物资越来越多,志愿者潘俊凯也自告奋勇,加入运输行列。
哥俩配合默契,抵达孝感后,清点、拍照、登记、签字、搬运、装车等程序,一样也不落下。
返回天门后,逐一卸货、有序堆放、清理登记……“最开始是我送到医院等定向捐赠单位,后来发现,非常时期,效率很低,于是请示有关部门,采取受赠单位分时段前来领取的方式,一来避免人员聚集,二来提高效率。”
每一批次的捐赠物资,汪维健都要按计划合理分配,当场拍照、登记造册、要求受赠者签收等。他说:“每天必须第一时间把物资接收的回馈发回去,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领取下一批物资。假如我回馈志愿项目信息不及时、不精准,下一批物资可能就轮不到天门了。”
每天夜晚,汪维健都要通过网络,向壹基金有关负责人反馈志愿项目相关信息,两天后,对方会依据我市情况再次定向捐赠有关物资。
起初,捐赠品数量还不算多,汪维健给每个受赠单位、乡镇建了文件包:时间、地点,受赠多少一目了然。随着赠品越来越多,他改进方式,建立总目录、分目录,让捐赠者对每一笔捐赠物资放心。在此过程中,汪维健作为“对接人”,每天要关注10个微信工作群、QQ的相关信息。
“虽然特别繁琐,但一定要让爱心人士放心安心。”为此,汪维健从最初的只带手机、充电宝,到现在随身带着手提电脑。“手机不方便操作表格、文档等,还是电脑更高效。”
每晚,他和弟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都不敢和家人太接近,炒一碗蛋炒饭,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兄弟没有分家,八口人里,党员就有五名,因为孝感疫情很严重,每次过去,父母都很担心,但仍然支持我们的志愿工作。”汪维健的妻子是一名社区干部,每天同样奔忙在抗疫一线,兄弟俩的孩子,全靠年迈的父母照顾。
心有大爱,志愿者在行动
“我只不过是一个‘对接人’,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在家乡需要时做点分内事。”汪维健说,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是大批的志愿者。
目前,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已招募数百名疫情防控志愿者,汪维健说:“哪里需要,这些志愿者就到哪里。”最让他感动的是,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2月5日晚,汪维健运回1200箱捐赠饼干。6日一大早,考虑到工作量太大,如果不能及时反馈捐赠结果,就会延误领取下一批物资,他便在志愿者群里发出召集令,不到40分钟,就有300多名志愿者报名,“这让我特别感动。”汪维健说。
为降低风险,细心的汪维健选择离服务点近的几名志愿者,冒雨搬运一箱箱饼干。“当时有个大学生志愿者,叫张紫薇,第二天在群里说,当晚是她睡得最香的一次。”汪维健说,关键时刻,志愿者有大爱,这是他觉得欣慰之处。
如今,从城镇、乡村、到社区,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都闪耀着“志愿红”,默默无闻却又暖人心扉。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