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7日
“科学”号圆满完成基金委西太共享航次科考任务返回青岛
文章字数:674
  据新华社1月6日电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日前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航次于去年10月3日从青岛起航,历时95天,航程1.4万余海里。这是“科学”号首航以来,离开国内航程最长、时间最久的一个航次,搭载了约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涵盖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生态和海洋地质等多个学科领域。
  航次分为两个航段,中间靠泊密克罗尼西亚波纳佩港补给。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胡石建介绍,本航次总计完成了121个站位、218站次的CTD(温度、盐度、深度)综合观测,完成垂直拖网48站,深海多联网14站,微塑料拖网42站,深海箱式采泥11站,收放潜浮标49套次,超额完成了计划内作业内容。
  同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虎元课题组进行了3000米以深分层海水腐蚀性试验;厦门大学黄邦钦课题组在西太平洋沿赤道断面获得了大空间尺度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浮游生物呼吸数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郭术津调查了马里亚纳海沟邻近海域固氮蓝藻的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表示,西太平洋对我国气候影响显著,同时也是开展地球系统科学和相关资源环境研究的理想区域。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过设立西太平洋共享航次,为我国涉西太平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群提供船时和数据共享平台,极大推进了我国各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西太平洋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
  据了解,本航次搭载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2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名船队员、44名科学家参加科学考察。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