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31日
四村合一的“华一”之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廖志慧
文章字数:2395
  2018年8月,天门市推进行政村(居)合并调整,全市行政村(居)由844个减至621个,减幅达29%。
  改革目标是:解决村庄空心化和村级组织过小过散的问题,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在这次改革中,马湾镇原陈港村、河堤村、小湖村、汪陈村合并,改为“华一村”。调整力度在全市较大。
  四村合一后,老问题解决了吗?农民有获得感吗?
  带着这些问题,12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多次到华一村蹲点调研。
  9年的烂账终于了结
  2018年8月,由原陈港村支书魏丑先牵头,四个村的班子合在一起,组成筹委会。
  筹委会板凳还未坐热,小湖村告状的便接踵而来。
  缘由何在?魏丑先走进小湖,看得心里打冷颤:生产路一片泥泞,沟渠水严重淤塞;东家冰箱启动,西家就没电用;本属集体的千亩湖田,长期被人抢种,多的占一百多亩,9年过去,承包费分文未交。
  筹委会痛下决心,按当地土地承包费标准,各家各户所欠费用张榜公布。
  筹委会两人一组,挨家挨户做工作。
  1个多月过去,村民你瞄我,我瞄你,没人理茬。
  魏丑先等人来到原小湖村支书的哥哥魏牡银家。
  “凭啥要我先交?”
  “你是干部亲属,大家瞄着呢。”
  “我交了,别人都不交呢?”
  “大多数人不交,我把钱退给你!”魏丑先当众拍胸。
  “哼!牛嘴里还能抠出草?”魏牡银仍不信。
  一次次动之以情,一番番晓之以理。7次上门,魏牡银终于被说服。3万多元承包费交了。
  其他两名村干部亲属闻风而动,4名党员一起结账,村民们排队交款。
  100多万元承包费,除个别家庭变故外,全部收齐。
  烂账理清了,村民气顺了。
  鞭炮声在这里响起
  2018年10月,华一村“两委”选举产生。魏丑先任村党支部书记,原河堤村支书魏群兵任村委会主任。
  新班子通盘考察,列出新年兴办10件实事,重点仍在小湖。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永益渠,全长6公里,流经陈港和小湖。
  渠道淤积多年,水质恶臭,水草疯长。2019年5月,村里投资20万元,疏通永益渠。绿水绕村,美景再现。
  电是农民生产生活之必需。开年后,村里对小湖片区生活用电进行检修整理,重新架设一条生产用电线路。家家户户再无用电之忧。
  路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村里对小湖片区3公里的生产路夯实修整,铺了100车石子。农民大车小车,直达田头,再无搬运之苦。
  原小湖村和河堤村之间,有一条断头路,长约900多米。“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小湖村民去邻近的干驿镇,要绕道马湾镇区,多走5公里冤枉路。新班子决定,投资40多万元打通断头路。
  2019年5月,一条3.5米宽的崭新水泥路,把小湖和河堤连起来。通车那天,小湖片区70多岁的村民钟腊枝按捺不住内心激动,把一帮老姐妹邀集在路口,点燃一支5000响大鞭炮。
  鞭炮声中,跳动着村民喜悦的心。
  小龙虾悄悄爬过田埂
  2018年11月,小湖村民魏强华,一大早就往河堤那边赶。远远地,看到村主任魏群兵,便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
  “兵叔,我能不能入伙呀?”
  原来,2017年,魏群兵带领原河堤村5户农民,组建鑫蕊水产合作社,种了200亩虾稻。魏强华在小湖也种了30多亩虾稻。比较起来,自己田里,虾子没人家产量高,卖价差一截。现在四村合并,魏强华想加入鑫蕊合作社。
  “好哇!”魏群兵满口答应。
  小湖的农户进来了,陈港的农户进来了,鑫蕊水产的小龙虾,悄悄爬过田埂,很快由200亩扩大到1200亩。
  虾苗统一供应,技术统一指导,产品统一销售。2019年旺销时节,鑫蕊一天起虾3万多元。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魏强华算账,今年每亩产量提高百把斤,卖价高出一两元,自己反倒少操许多心。
  原属陈港村的志和水产合作社,虾稻面积由200多亩扩大到近700亩。
  成立于2013年的红丰种植合作社,一直从事农机服务。原拘泥于小湖一片,与邻村打交道,总有磕磕碰碰。四村合并后,服务领域拓宽,又有村干部协调,事业顺畅多了。最近,这家合作社还引进一名大学生,发展花卉产业。
  合村真是合对了
  12月中旬,记者在华一村采访,只见民事墙上,10件实事进展一一标示,村级财务收支笔笔清晰,村干部值班天天有人。
  红丰合作社理事长魏国华说,陈港地势高,小湖地势低。过去,一下大雨,下游的小湖为渍水快排,把永益渠的启闭闸一堵,结果,小湖水排出去了,陈港反而被淹了,两村为此还打过架。今年入秋大旱,小湖从华严湖提水的泵站突然坏了,1000多亩虾稻田张口要水喝,村里统一调度,从陈港一头提水放入小湖,解了虾稻燃眉之急。
  小湖片区老党员杨方红举例说,今年政府拿钱,给10户村民改造危房。村里先开村民代表会,大家提名;名单确定后,张榜公布。危房改造,分ABCD四个等级,补助标准有高有低。谁A谁B,村两委调查实情,据实定级,同样公之于众,接受监督。“公正、透明,碗碗水端平,老百姓心服!”他说。
  “农村改厕是件大难事”,他还说,亏了村干部,逐门逐户做工作,有的人连几百块的工钱都不愿出,村干部就自己掏腰包垫着。如今,全村改厕已达300多户。
  小湖片区村口,一群老年人晒着太阳扯闲白。
  记者询问对村里新班子的评价。一位老大爷站起身来,掰着指头说,如果分及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这个班子,我看应该打个“优”。
  “合村,真是合对了!”话音一落,旁边的老人们连连称是。
  记者手记
  “合”出乡村振兴新动能
  天门市着力推进行政村(居)合并调整,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乡村靠谁振兴?靠人,靠有能力、有担当的带头人。但不少行政村人口规模太小,加之人才大量外流,导致选人难甚至无人可选,严重影响基层组织功能发挥。合并调整,选人用人的基数扩大了,就能在更大范围内,为农村发展选出优秀的领路人。
  行政村本身是一个利益主体。过小过散,各自为政,容易导致水系割裂、道路阻隔,还会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严重,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品质。合并调整,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和实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随着社会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是必然趋势,规模经营、连片种植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村(居)过小过散,与这种趋势和要求显然不相适应。合并调整,实现生产力要素优化配置,农村产业才能兴旺发展。
  乡村振兴,路在何方?华一村的实践给了我们新的启示。
  据《湖北日报》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