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9年09月04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植黄蜀葵走上脱贫路
文章字数:595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慧遐
今夏,麻洋镇朝阳村黄蜀葵种植大获丰收。
“多亏了刘家湾生态农业合作社,建起了扶贫基地,让我们既有土地流转收入,又有务工工资,是合作社让我们看到了希望!”8月中旬,在麻洋镇刘家湾生态农业合作社黄蜀葵基地,原丁阳村1组贫困户刘金平数着工钱,高兴得合不拢嘴。
刘家湾生态农业合作社地处原丁阳村,成立于2018年,已流转土地200亩,其中,流转9户贫困户12.7亩土地,合同签订十年期限,每亩地年流转金800元。
“原丁阳村、五朝村已合为朝阳村,村里年轻人都外出经商或打工,家里只剩老人和孩子。”麻洋镇朝阳村第一书记汪义雄介绍,以前,田里主要种植小麦、黄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年收入只有400元左右,还不算投入的劳动力。“现在,留守老人把土地流转后,自己到基地务工,还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该村贫困户王军华家流转土地4.2亩,流转金3360元,其母在基地务工,这季黄蜀葵收完有5000元左右工资。贫困户刘金平流转了7分地,收入560元,本人在基地务工,又收入了900元。
村主任王少波认为,土地流转后,无论是一般农户还是贫困户,收入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为了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也为了方便以后搞公共基础建设,合作社按每斤四角钱向农户收购黄蜀葵,收购后以每斤八角钱出售,差价作为村级集体收入。
“这有一半的差价,群众有没有意见?”
王少波回答,合作社事先与农户签订了协议,明确了对半分,所赚的钱都用于公共事业,群众觉得合情合理,没有意见。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