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6日
黄治斌:平凡岗位写大爱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蜜
文章字数:1424
  走进干驿镇农村福利院,但见院落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环境清静优美;老人们或围坐着聊天,或安静地看电视,或下棋打牌……眼前这一切,离不开一位退役老兵27年的坚守与奉献,他,就是干驿镇农村福利院院长黄治斌。
  1993年进入福利院工作以来,黄治斌始终传承和弘扬军队的优良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院为家,用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书写着人间大爱,为孤寡老人撑起了一个和谐温暖的家。
  艰苦奋斗本色不改
  1976年,19岁的黄治斌报名参军,到河南某陆军部队当通讯兵。在部队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乐于助人,连续多年被部队评为“艰苦朴素标兵”和“学雷锋标兵”。1981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退役回到家乡。黄治斌说:“当兵6年,虽然时间不长,但部队培养了我艰苦奋斗、自律自强的作风。”
  1993年,他进入干驿镇福利院工作。2016年,他担任福利院院长。27年来,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带头严格遵守福利院各项规章制度。院里水电出了问题、桌椅坏了,他舍不得请人来修,自己动手修好;院里哪个地方脏了,就自己打扫干净;院里老人吃的菜,都是他自己种的。日积月累,他共为院民节省开支3万余元。“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党员,要传承军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清白做人,决不能做给军人抹黑、给党丢脸的事。”黄治斌说。
  以身作则当好“孝子”
  福利院的服务对象是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的特殊群体。面对这些弱势群体,黄志斌常说,要尽职尽责当好“孝子”,他的关怀不止在嘴上,更在行动上。
  “现在福利院有院民96人,大部分是70岁以上的老人,工作人员有11个,我们是24小时责任制。”黄志斌说,照顾老人,要以身作则,与院民们同吃同住,将院民当亲人。
  百岁老人王崇喜喜欢和人讲话,黄志斌就常和她拉家长,帮她端茶递水送饭、洗刷厕所;老人蒋方长是盲人,日常生活不方便,他经常为老人喂饭,还帮老人更换衣服、床单,洗刷厕所;老人周旺喜不小心摔伤,他及时陪同送往医院治疗;老人黄银山生病,他24小时贴身照顾。黄治斌还经常为院民的房间打扫卫生、清理杂物、整理内务,督促院民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使老人们都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20多年来,他总是以院为家,无论什么时候都把老人们放在心坎上,一年360天坚持在院,就是大年三十、正月初一都和老人们一起欢度新春佳节,做老人们的知心人、贴心人、称心人。“陪院里的老人吃年夜饭、唠嗑唠嗑,他们才不会孤单。”黄治斌说,春节留在福利院里守夜,他才能安心。
  有效管理和谐为家
  在福利院的管理工作上,黄治斌坚持把老人和睦作为管理福利院的基础。他经常与老人拉家常、谈心,一起读报,看电视,组织爱心人士关爱老人,让老人们亲身感受党和政府、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遇到问题时,他也总是亲切相劝,合理调解。老人们的口味众口难调,他总是听取大部分老人的意见,统一菜品。院里组织集体大劳动,他总是以身作则,与同事们一起共创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多年来,黄治斌把老人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想方设法为老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让老人们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人们都说:“黄院长是我们最亲的人,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此外,他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定期对工作人员培训充电,组织开展服务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每个工作人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爱院爱民爱岗的精神。
  20多年来,黄治斌坚持用他的爱心和责任心去破解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把福利院管理得井井有条,他说:“只要老人们需要,我还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