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9年08月21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渠通水畅抗旱不慌
——看彭市从容抗旱的背后
文章字数:713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慧遐
晴热高温天气持续,旱情蔓延。而在彭市镇较为偏远的文明新村,却是沟渠畅、引水足。
“不仅是文明新村,全镇25个村基本不用为抗旱发愁。”彭市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19日,烈日当空,记者在彭市镇看到,和文明新村一样,大多数村渠道畅通,引水不难。在文明新村,记者见到,水泵从河渠抽水,汩汩水流蜿蜒流向田间地头。文明新村党支部书记胡小西说:“今年虽有旱情,但对于我们村来说,抗旱保丰收问题不大。”
面对旱情,彭市镇为什么能从容面对?该镇有关负责人说,一方面,目前有水源取水;另一方面,彭市镇平常注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护涵闸泵站,疏通大沟小渠。基础工作做在平时,关键时刻才能应对。
据了解,彭市镇每年都要投入几十万元进行小农水建设,对17条中心沟渠、11个涵闸泵站进行维修保养,对11个涵闸泵站都配备了管护员,管护员平常不定期加强管护。
不仅如此,彭市还明确划分了镇级、村级责任,如跨村、大型泵站抗旱由镇级出资,村内组与组之间抗旱由村级解决。该镇还结合河长制,对河流沟渠定期或不定期清障除杂,排除隐患,确保水到渠成。
文明新村1组村民胡振银深有感触:“过去清沙渠肖湾段三角闸杂草丛生,实行定期清理后,再也没有阻水物了,农田引水顺畅。”
“常态化管理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工作做在平时,群众不愁,旱涝保收。”彭市镇机关干部表示。
记者短评:
在部分村,导致旱情重的原因,并不是没有水源取水,而是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和沟渠杂草杂物阻水,难以充分发挥抗旱作用。从思想上行动上注重小农水建设,加强涵闸泵站日常管护、清障除杂,才能在防汛抗旱的关键时刻从容应对。彭市镇每年舍得花钱强化小农水建设和管护,把工作做在平时,在抗旱的当下,渠通水畅,群众受益。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