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9年03月29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虾稻共作产业发展
文章字数:497
●市政协委员王永祥
近年来,为推动天门由传统的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市政府大力推广虾稻共作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滨湖虾稻”高效农业示范样板,制定了《天门市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虾稻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支柱产业。
建议:一是完善虾稻共作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整合部门资源,为养殖基地配套水、电、路等相关设施,改善小龙虾生产条件。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防治水污染,确保河流水质不断改善。二是持续为虾稻共作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虾稻共作产业后续发展需要大量资金,金融部门应予以政策倾斜。成立专业的技术服务小组为业主提供养殖技术保障,并在“虾稻连作”改“虾稻共作”、“一稻二虾”、“一稻三虾”模式培育上给予技术支持。同时,通过采取生态种养模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三是为虾稻共作产业提供综合服务。积极搭建小龙虾销售平台,建设规范的大型小龙虾交易市场、小龙虾美食广场等。四是规范虾稻产业利益配置机制。采取整体流转、合作经营、建设产业板块等方式,实现土地有序流转,利益合理分配。通过代种代销、投劳务工、土地占股、资金入股、基地外包等模式,真正让虾稻共作成为业主发展、基地受益、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