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1日
由“输血”转变为“造血”
贫困户成立家庭农场奔富路
文章字数:537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慧遐
  “这是我申报家庭农场的资料,请你们看看还缺不缺啥?”15日下午,佛子山镇沿湖村4组贫困户董立刚来到村委会,请村干部为他申报成立家庭农场把关、盖章。
  47岁的董立刚,上有卧病在床的八旬母亲,下有两个孩子,长期以来因为给患病母亲治病、供两个孩子读书,加上缺乏生产技术,家境贫寒。受到各级干部帮扶鼓励后,董立刚由过去等待“输血”变为主动想办法“造血”,决心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通过勤劳实干,争取增收脱贫。
  “老母亲瘫痪在床几十年,她常说,要不是党的政策好,她早就不在人世了。”董立刚说,母亲享受了医疗扶贫政策、两个孩子一直受到助学帮扶,国家的政策这么好,自己更要努力脱贫。去年,董立刚了解到相关扶贫政策后,主动与村干部联系,表达了自己想成立家庭农场、规模发展水稻种植的意愿。在镇、村干部的牵线搭桥下,董立刚目前已流转村民土地58亩。同时,镇里安排农技人员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开展现场指导,村干部帮着董立刚办理审批手续,预计12月家庭农场可注册,这些帮扶措施让董立刚对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如今,董立刚已与5户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有了发展方向的董立刚,正朝着脱贫致富的目标稳步前行。他说:“我想和妻子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开辟脱贫致富之路,相信通过努力一定会脱贫致富。”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