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13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路
文章字数:1574
◇熊纪才
路是人走出来的,我的家乡车垱村,几十年前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海陆空”都不通,人们年复一年蜗居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求温饱的路上挣扎。
为了改变命运,我家里人商量,决定搞点农副产品收购。菜籽收割时,家里成了小粮站,卖菜籽的农户,大车小车拉来,排着长队过磅,数着崭新的钞票回家,一个个皆大欢喜。
家里做了个小仓库,为囤积货物。平时收一车运一车到天门油厂,这样运转快,收益不错。谁知一场连天大雨,出去的路变成了泥巴路,不少低洼处还渍水。请来拖拉机运货,车轮一步三滑艰难前行,出门走了不到两里路,一不小心滑到了路边水沟里,推拉不动了,用铁锹挖平路,用谷草填平路,都不起作用,在那里整整磨了一天,仍不见进展,只好原地露宿待天明。第二天天一亮,趁雨暂停的机会,请来人从车上下货,直到车轮能开动为止。真是屋漏又逢连天雨,阴雨一阵紧似一阵下个不停,好不容易运走了一车,再不敢冒险出车了。眼睁睁地看着囤积在窄小仓库里的几万斤菜籽,一天天发霉,最后全变成了白霉色的“炒米”,只好肥田了事,把几趟赚的钱赔进去了不说,倒亏了老本。
村里还有一家做木材生意的,晚上路过三叉沟肖家湾桥时,一个急转弯,由于载重过大,路又窄,造成桥断车翻,幸亏没人员伤亡,一车木材全泡在水沟里了。待第二天天亮,请来十几人重新装货,还要把桥修补好,这样一折腾,豆腐盘成了肉价钱,结果也亏了本。
当地的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发动群众捐款,把路面铺了一层薄石子。刚铺时,路不平,走起来颠簸摇晃,车压几趟后,石头全部埋进土里,路面仍泥泞难走。
记得1985年,我女儿出嫁,也是下了几天大雨,路都成了泥潭。儿子从武汉回天门只要了两小时,可是车到牛皮桥,道路泥泞难走,加上受淹的地方挖成大沟小缺放水,轿车只能爬行,不到十里的路段,走了一个多小时到村边,不料轿车又陷进了泥沟里,车子熄火了,叫来几个彪形大汉才推到了家门口,小轿车成了泥牯牛,推车的人个个像打了泥巴仗似的,浑身是泥,家里客人们等到下午两点多钟才吃中餐。
为解决行路难的问题,我家也和别人一样搬迁到了赖场公路街边,这里信息灵通,往来方便多了。可是当大雨倾盆时,还是家家进水,户户受淹,因为没有下水道,水排不出去,家里收购的东西还是被水浸泡,等到天晴了,才大晒特晒。
要得富,先修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人筹措资金,本地政府牵头修筑天门到蒋场的天蒋公路。时间久了,来往的车多了,完好的路面经不住载重车往来几回,路面被压凹陷,坎坷不平了,小车陷进辙沟里了,大车来拉,大车陷进路沟里了,起重机来拉。路面还得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维持着交通运输。直到2010年,省市政府拨来专款,彻底整修天蒋公路,将赖场街面用石头填高一尺多,夯实了路基,铺上了厚厚一层渣油,同时铺设了下水道,一条乌黑闪亮的渣油路从赖场街通过。这里学校、商场、医院、饮食业一应俱全,每天车水马龙,当地商人把本地农副产品运往外地销售,外地客商也随季节收购产品,一辆辆采购车纷至沓来,将本地生猪、禽蛋及各种农副产品运往外地市场,大大促进了当地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经济的腾飞。随着当地客车货车的朝辞暮归,把武汉、上海、广州的各种日用品、建筑材料、服饰等运到了赖场,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昔日的“螺蛳滩、古堤垱,一年上头水汪汪,哪里能收棉和粮,有女不嫁赖兴场”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一条三里多路长的赖场公路街形成了,公路两旁安装上明亮的路灯,两边的楼房鳞次栉比,楼顶上都安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居民们过上了交通便利、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在党中央脱贫致富的号召下,人民政府精准扶贫的帮助下,这里村村通公路,组组相连通,条条道路通北京。现在到处是渣油路面,雨停路干,泥泞难走的痕迹已不复存在。家家户户的摩托车、小轿车在公路上驰聘。赖场地区和全国人民一样,跨上了小康道,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越走越宽广了。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