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8年06月14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念一变天地宽
———棉都转型观察之三
文章字数:1645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付磊磊
黄潭镇敖堤村村民马爱娥怎么也没有想到,种了一辈子棉花的她会过着上班拿工资的生活。马爱娥在群星泽龙专业合作社帮忙做饭,一个月2000元工资,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
从农民转变成工人,他们不再像以往一样,依附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曾经的百万棉农,有的转型创业,有的进合作社打工,收入渐渐多元化。
眼下,以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为代表的新型农民,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农民的概念。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段银庭说,这是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将是推动农村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原动力。
棉农转型成致富带头人
进入6月,天气渐渐炎热,收获完田间的马铃薯,播种下黄豆,梁红清也没有闲着,扩基地,跑订单,找市场,为农产品找销路。“今年,我们与好丽友、达利园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合同,以后土豆将实现订单种植,不愁销。”
身兼多重身份,梁红清既是拖市镇何场村党支部书记,还是鸿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他成立的合作社种植面积达2200亩,带领当地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2.5万亩。
梁红清曾是当地的种棉大户,植棉能手,棉花种植面积28亩。2004年,30岁的梁红清开始尝试种植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在他看来,种马铃薯在人力物力上投入要少得多,可以实现规模种植,相较棉花收入也不低。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季棉花加一季油菜,除去成本,亩均纯收入在1000元左右。如今经过多年的实践,合作社一年三季“马铃薯+黄豆+蔬菜”的种植模式,亩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这一模式在当地也得到广泛推广。
作为曾经的棉产区,拖市镇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7万亩以上,如今,一马平川的耕地上,大部分被马铃薯、蔬菜、甜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覆盖。
据该镇农办统计,全镇20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5家,100亩以上的合作社、家庭农场50多家,近八成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带动就业过千人。
鸿远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上,青绿色的黄豆苗已有一指来高,张四元站在村头,等待前来收购马铃薯的商贩。这已是他在合作社上班的第三个年头,如今他是合作社“高管”。
张四元是何场村7组村民,在合作社上班之余,家中的地也没闲着。他的15亩地并没有种马铃薯,而是全部种上了地膜花生,“地膜花生管理相对简单,最关键的是可以与马铃薯等作物错开农时,不影响上班。”张四元说。
在合作社打工,张四元一年工资3万多元,加之种地收入,一年可创收5万多元。
忙时进社打工,闲时回家种地,在曾经的棉产区,像张四元这样的“两栖农民”不在少数,仅在鸿远农机专业合作社,常年就有30多人在此打工,农忙时节要过百人。
在黄潭镇白龙村,每天早上7点半,73岁的刘顺清都会准时来到群星泽龙合作社。去年7月,他把家里的4亩耕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就在合作社打工。
“在这里上班比自己种地要强得多,工资按天结算,每天工作8小时、100元。”刘顺清说,我这个年纪,在外面找事没人要,现在一个月固定收入2000多元,非常满足。
不种棉花,却有了更多赚钱的机会,收入更加多元化。不经意间,天门农民的身份正在悄然转变。
新观念引领新发展
每天早上,黄潭镇水府庙村村民周翠娥将孙子送上校车后,就直奔佳友精品西甜瓜合作社,她和同村的10多名妇女在此打工,每天70元。尽管工资不高,但周翠娥却很习惯这样的生活。
曾经,周翠娥是村里的“钉子户”,她家有4亩地,土地流转,她坚决反对,“没了耕地,我们怎么活!”
如今,看到周边群众带田入社,进社打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周翠娥态度也有了松动。“在合作社打工比种地要强得多,三个月就能挣到种地一年的收入。”今年,她盘算着将地流转出去,专心到合作社打工。
周翠娥观念的转变是天门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的缩影,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对“新型农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依附土地,日子也能过得好。
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段银庭说,这就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让农民看到了多样化的经营模式,享受到了农业市场化带来的效益,“农民”对于他们来讲不再只是一个身份,而是一份“职业”。这一转变将从根本上推动农村、农业变革,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