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09日
铭记这片红色的土地
——江汉学校全体党员赴红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纪实
文章字数:2032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彭宣华通讯员邓超平
  清明时节,草木凝春。在中华民族祭祀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来临之际,江汉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来到红色教育基地红安,瞻仰革命遗址,祭扫烈士陵园,参观红色展览,接受传统教育,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寄托对英烈们的无限哀思与敬仰,表达江汉人继承先烈遗志、奋进新时代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红安是一块圣洁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优秀儿女的生命,她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染了英烈的鲜血;红安又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这里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王树生、许世友、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是举世闻名的“将军县”。
  4月2日下午,江汉学校全体党员来到了敬仰已久的红安,首先参观了李先念同志故居。在这里,了解了李先念同志是如何由一个普普通通的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步一步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和国卓越领导人的奋斗经历。在六十六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值得大家永远地学习和怀念。
  离开李先念故居,大家驱车来到七里坪。历史不会忘记,在这里,英雄们策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在这里,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这里是仅次于井冈山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曾被命名为“列宁市”。走在七里坪长胜街,依稀可以感受当年如火如荼的革命盛景。红四方面军的指挥部、列宁市经济公社、鄂豫皖苏区银行、七里坪革命法庭、鄂豫皖中西药局……这些革命遗迹,静守在古朴的街道两旁,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在红四方面军指挥部里,一张张弹痕遍布的照片和一段段朴实而详尽的文字,诉说着风云变幻的历史烽烟;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和挺身向险的大无畏气概昭示着烈士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目睹一幅幅画面,每一个参观者都肃然起敬、感怀动容。
  3日清晨,江汉学校全体党员早早来到红安烈士陵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放眼望去,这里松柏苍翠,绿树环绕,牌坊庄严,丰碑挺立,笼罩着一种浓浓的追思凭吊氛围。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大家缓缓来到纪念碑前,举行了简短而庄严的祭奠仪式。全体党员敬献花篮,垂首默哀,齐唱国歌,重温誓词,朗诵组诗,寄托对英烈绵长的思念和崇高的敬意。
  祭奠仪式结束后,大家瞻仰了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先后参观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祭扫了将军墓,缅怀了烈士纪念墙。一路所见,无不向我们诉说着那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纪念碑左右两侧分别镶嵌有再现黄麻起义和苏区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场面浮雕,烈士们英勇无畏、前赴后继的形象跃然眼前;碑座背面“小小红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歌谣真实再现了当年红安人民高昂的革命斗志和震破敌胆的英雄气概。纪念馆内,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一幅幅无比珍贵的图片、一段段彻人肺腑的文字,如泣如诉地讲述着当年的血雨腥风和烈士们的忠肝义胆。缓行于烈士纪念墙前,轻抚着一个个烈士的名字,大家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为了革命理想,为了民族解放,为了人民幸福,14万优秀的红安儿女血染大地,慷慨赴死,义无反顾,好多烈士连姓名都没留下。他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他们浩气长在,光耀日月!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参观结束了,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烈士陵园,全体党员饱含深情畅谈参观的感受,深深地感慨在那灾难深重、血雨腥风的漫漫长夜里,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积弱积贫的祖国,是这些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生取义,用坚定的信念铸就了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用火热的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他们胸存信仰,浩气澎湃,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激昂;他们义无反顾,视死如归,有“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豪迈;他们忧国忧民,大义凛然,有“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悲壮……是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安宁与幸福。他们是真心英雄,他们是指路明灯,他们是历史丰碑!他们的事迹彪炳千秋,万古流芳,永驻人民的心中!活动最后,学校领导对大家寄语,希望大家通过这次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四个不忘”:牢记信念理想,不忘心中有梦;常念党恩民情,不忘心中有爱;爱岗敬业担当,不忘心中有责;修身廉洁自律,不忘心中有戒;继承光荣传统,争做时代先锋。
  下午,江汉学校全体党员乘车返回学校,但大家的思绪还留在那片红色的土地之上。魂魄寄日月,肝胆照河山,穿越时空的隧道,他们感怀烈士们的壮怀激烈;面向新征程,他们聆听新时代的热切召唤。从昨天走来,英雄的故事令大家荡气回肠;向未来出发,催征的战鼓激励大家昂首向前。他们将踏着先烈的足迹,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希望的明天!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