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09日
“一棵菜”长成一张“国字号名片”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付磊磊
文章字数:1572
  收获完田间一批晚花菜,近日,张港镇周铺村村民佘守元又为今年的花菜种植忙开了。
  在张港,像老佘这样以种植花菜为生的农民遍布全镇,花菜已成为张港的支柱产业。
  历经30年风雨,张港花菜越开越茂盛。
  从400亩到8万亩
  地处汉江之滨的张港镇,一马平川,土地肥沃。
  镇农办主任谢茂春介绍,1985年,当地农户从上海等地引进花菜品种,开始种植花菜。由于是外来品种,种植稀少,花菜一时间供不应求。
  到2000年,张港花菜从最初的400亩发展到1万亩左右,自此,张港进入大规模种植花菜的时代。2万亩、5万亩、7万亩……从最初的两个村逐步向全镇辐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发展到如今的8万亩。
  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的渐增,张港花菜遭遇阵痛:以往种植花菜,有“三年两收或三年两不收”的规律,运气好点,三年能赚两年,运气不好,三年只有一年能赚。
  为了应对市场风险,张港镇采取了诸多办法:
  ——引进新品种,避免集中上市。目前,该镇共有100多个花菜品种,成熟期从2个月到6个月不等……
  ——打造花菜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2002年,张港花菜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和玉”牌商标,2011年,张港镇(花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3年,由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建冷链物流,增加花菜储存时间和销售距离。目前,该镇除鑫天公司3000吨冷库外,还有9个共计500吨的小型冷库遍布镇区。
  ——引进深加工企业,开发花菜品种菜系。以新满园为代表的深加工企业,可进行花菜烘干,烘干后的花菜不仅可做干锅花菜,而且保鲜时间在一年以上。
  “30年来,尽管遇到了诸多风险,但花菜的种植面积一直没有减少。”谢茂春说,从近10年销售的情况来看,花菜滞销的年限间隔时间也越来越长,滞销周期也越来越短。
  经过三十多年的时间,张港花菜产业连片种植规模稳居全国第一,享有中国花菜之乡的美誉。
  农民亲睐更赚钱的产业
  周铺村村民佘守元种植花菜已有近20年,相比种植棉花、小麦、黄豆等传统作物,种植花菜给他带来更多的收入。
  佘守元2000年开始尝试种植花菜,最初只试种不到1亩,如今,他的26亩田全部都用来种植花菜。“种花菜要比种植传统作物赚钱,且更稳定。”他说。
  在没种花菜之前,佘守元以种植小麦和棉花为主,他将两种种植模式做了一次比较:
  传统模式是一季小麦加一季棉花,一亩田毛收入在2000多元,除去成本,可赚1000多元。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市场风险小,但回收率较低。
  如今的种植模式是一季花菜加一季黄豆,按照1元每公斤的市场均价算,一亩田花菜收入在3000多元,加上黄豆,一亩田纯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花菜行情好时,一亩田收入近万都有可能。”他说。
  目前,全镇花菜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总产逾15万吨,菜农仅花菜种植收入就在人均6000元以上。
  纵深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尽管花菜产业种植规模与产业效益均达到了一定高度,但不甘现状的张港人也在思考,如何围绕花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发展文章。
  正在建设中的汉江大桥为张港发展带来机遇。该大桥起于张港镇但铺村,止于潜江市竹根滩镇康岭村,全长6.74公里。大桥建成后,将为两岸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去年底,张港镇出台乡村振兴初步规划,计划用五到十年时间将镇区由原来的5平方公里扩展至10平方公里,以创业大道以南区域为中心,规划和建设现代商住一条街;以潜杨线为主轴、以汉江大桥入口为重点,规划和建设南至汉江干堤、北至天南长渠的商业休闲一条街。
  同时,抓住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加快建设花菜交易大市场和富硒产业核心示范区,逐步推进张港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并以张港工业园为平台,构建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商物流、新能源、新产品新的发展模式。
  眼下,张港镇已划定了5000亩富硒产业核心区,洪山、彭湖、张港等村开展了富硒种植核心示范区内环境整治,维修改善农业设施,完成了沟渠路桥等基础设施升级达标工作,正在积极筹建富硒农产品检测中心。
  盛载“花菜之乡”美名,张港花菜必将开得更加繁茂蓬勃!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