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吴述明
“我以后可不是‘瞎子’了。”2017年12月29日一大早,天门爱尔眼科医院一间病房内,传来阵阵笑声。
说话的是一位81岁的老人,名叫向虾字,因为患有白内障,看不清东西,身边经常有人拿这个名字打趣。而今天,随着左眼完成手术,老人的视力大有改善,日常生活自理已完全不成问题。
“多亏了唐院长。”向婆婆的老伴蔡良奇在一旁说,“我的眼睛也因为白内障做了手术,现在恢复得非常好。”
当向虾字老人憧憬着重见光明后的新生活时,她们口中的“唐院长”——天门爱尔眼科医院业务院长唐亮,又在手术室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2016年,爱尔眼科入驻天门,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现在平均每月200多例手术,患者的口碑相传中,“唐院长”总是会被频繁提及。
1993年大学毕业之后,唐亮一直工作在眼科医疗第一线,在医生的岗位上坚守25年,唐亮把他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医疗事业。为了能够全面了解眼科,减轻患者的病痛,让更多处在黑暗中的病人重见光明,唐亮在问诊的同时不忘潜心钻研各种临床症状,试图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找到治疗疾病的突破口。
2003年开始,唐亮在爱尔眼科重点攻关白内障治疗,曾先后到湖北省人民医院、温州医学院、广州中山眼科中心等地进修学习,已成功完成白内障手术6万多例。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眼病,有超过50%的盲人是因白内障而致盲。说起白内障手术,不少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很常见很简单的手术。但是,高难度的白内障手术非常考验医生的技术和心理素质,同时需要强有力的医疗团队通力合作、屏息手术,才能确保白内障手术的顺利完成。
2017年6月22日,对于皂市镇文岭村的刘元右老人来说,是个充满惊喜的日子,患病多年的左眼,又重见光明了。
由于双眼在30年前曾被树枝刮伤,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未进行治疗。后来,左眼患上葡萄膜炎,反复的发炎造成了左眼瞳孔粘连,视力极差。数年求医问诊无效后,刘元右已经心灰意冷。
在爱尔眼科接受右眼白内障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重新燃起希望的刘元右决定试试治疗左眼。
针对刘元右的病情,爱尔眼科医院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了会诊,最终为老人量身定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6月21日上午,刘元右老人进入手术室,行左眼PHACO+IOL植入术。即使已经汇聚了整个天门爱尔的专家团队,确保能够及时处理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状况,也与患者一起做好了术后视力可能无提高甚至更坏的打算。但是,手术中间用药后发现瞳孔依然无法扩大,令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屏住了呼吸。
这时,唐亮凭借高超的技术和过人的胆量,在小瞳下,进行超高难度的撕囊超乳手术,盲超。最后顺利植入人工晶体,完成手术。
“手术如履薄冰,整个过程中大气都不敢出一口,还好一切顺利。”术后,协助手术的住院部主任刘全保说道,“这不仅是对医生技术的考验,更是面对复杂病情时对医生心里素质的考验,内心强大才能淡定从容的手术。”
术后第二天,揭开纱布,刘元右老人左眼视力恢复到了0.5,他激动地说:“出院以后一定要给医生们送一面锦旗过来!”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优良服务质量对待每一位患者,是唐亮一直以来秉承的行医理念。
他笑着说,“以前我是个急性子,和病人打交道多了,现在也可以称得上‘温柔’了。”
25年,一路走来,一路感受,一路体味,一路坚守,唐亮坦言收获很多。
他曾多次作为手术专家,受湖北省残联指派在宜昌、咸宁、仙桃、麻城、武穴、恩施、罗田等地开展复明手术。2011年,他远赴新疆博州,为100多名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他还参与了卫生部、中国残联、国际狮子会组织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活动,参与编写《临床眼科手术学》等专著,发表论文数篇,已成功带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医师近10名。
但最令他自豪的,是那一双双从黑暗中重获光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