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14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家河遗址考古研究与遗址公园建设专家座谈会举行
文章字数:795
本报讯(记者吴述明见习记者钟小卉)13日上午,参加荆楚论坛·石家河遗址考古研究与遗址公园建设学术研讨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再次齐聚一堂,围绕石家河遗址考古研究、遗址公园建设两大主题进行座谈交流。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孟华平主持座谈会。
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说:“遗址公园的建设能否达到繁荣地方经济的目标,关键在于是否接地气,而且不能单打独斗,可以融入荆楚文化的大环境中,讲好石家河的文化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则表示,遗址公园建成后可以利用3D等高新技术手段展示考古发掘场景,让游客全面了解石家河文化。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国硕着重谈到了石家河遗址的城墙建造,认为它是典型的南方模式——城墙宽,坡度缓,与自然河流相结合,并且城市防御体系比较简单。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芬认为石家河遗址具有独立性、完整性、稳定性的特征,可以从更广的角度来设计课题。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表示,石家河文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起源之一,值得更大力度地探索发掘,可以加强成都地区和石家河方面的合作,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大家一致认为,石家河遗址规模大、遗存丰富,具有稀有性、独特性和典型意义,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石家河遗址考古工作恰逢其时,值得考古专家们努力探索,大做文章。对于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专家们表示,要找准出发点,站在弘扬文化的视角去推进,要坚持“考古工作贯穿始终”的原则,充分彰显石家河的地域特色,打造特色小镇。
“天门是我的故乡,石家河也是我和亲人工作的地方,60多年的工作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希望大家多来走走,希望石家河每次都能带来惊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说,对石家河遗址的研究目前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要继续拓展研究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化对石家河的认识。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