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文明的中心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辉
石家河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江汉平原北部与大洪山南麓结合处的山前地带,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群。
新发现的谭家岭遗址出土的240余件精美玉器是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石家河遗址玉器的又一次集中发现,罕见的神人头像、双人连体头像玉玦、虎座双鹰玉饰、玉牌饰、虎形玉冠饰、玉虎、玉鹰等,不仅类型丰富、造型生动,而且技术精湛,其普遍使用的圆雕、透雕、减地阳刻、浅浮雕线刻等工艺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
石家河遗址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从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家河古城看,还是从谭家岭大型居住址、印信台大型祭祀遗址、三房湾大型制陶作坊遗址等聚落功能的专门分区看,以及从出土遗物中刻划符号、孔雀石的代表性与出土遗物的丰富度看,无疑可视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的中心,具有文化引领与文化辐射的重要地位。(本报记者彭丹)
六大举措推进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市政协主席汪发良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采取六大措施推进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天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石家河遗址的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它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冲刺世界遗产强有力的竞争者,是湖北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就如何建设好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汪发良提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将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作为重点加快推进,全面提升保护、展示、管理水平。二是要完成科学设计,做好顶层设计。三是要加大考古力度,对石家河遗址区重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进一步认识印信台祭祀场所祭祀对象和祭祀的性质,揭示遗址中心谭家岭的高等级礼仪性建筑基址和制作玉器、铜器冶炼作坊场所,研究三房湾制陶规模,发掘高等级墓葬。四是要实施保护工程,做好重点区域村民外迁及道路、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工作。五是要提升展示水平,组织高水平设计与施工团队,高标准做好保护展示工程方案设计与施工,实现保护与展示的有机结合。六是要加强规范管理,进一步做好日常养护,深化、细化各项规范和管理措施,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落实文物安全保护“一处一策”工作机制,做好安防、消防工程和日常监测,确保文物安全。(本报记者吴军)
论蝉“知雨子”信仰在石家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考古表明,由蝉产生出信仰,并非是古蜀人的独创,有先行者,也有后来者。江南良渚文化中有圆雕玉蝉,江汉地区的史前石家河人已批量雕琢玉蝉。石家河玉蝉多为扁平形,有的造型抽象,有的制作极精。蝉体的头型、双目、吻凸、双翅、体节多有体现。
天门出土的石家河文化玉蝉,与古蜀在时空维度上更为接近的,应当是石家河和后石家河文化,古蜀的蝉信仰更可能是由后者传承得来。当然,将古蜀的玉蝉同石家河的玉蝉进行比较,我们似乎找不到太多的相似之处,蝉的造型风格明显不同。不过从琢玉技术出发进行比较,我们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古代对蝉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在石家河文化玉蝉背上,我们发现有“W”和其他形状刻画。蝉在古蜀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有高洁意义,更有复育再生的意义,这应当是它进入信仰领域的重要原因。人不能改变模样,可蝉却能改变,由复育变为蝉,完全改变了,这便是“蜕变”。
将人的品格与蝉的习性并提,要比德于蝉,比志于蝉,甚至比身于蝉,蝉在中国文化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玉莹铜绿一知了,蝉与鸟关联,与人的关联,蝉的信仰在史前已经确立。(本报记者邓慧遐)
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的文化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
石家河文化是由屈家岭文化发展而来的,但发展到石家河文化晚期,其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异。所以在讨论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的时候,要研究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与屈家岭文化玉器之间的传承关系。同时,石家河文化晚期具有迷信色彩的玉器可能源自中原地区龙山文化。而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玉器也与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有着重大关联,其玉器上的兽面(人面)纹、鹰纹、虎纹是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上的典型纹饰,似乎是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的专利纹饰。
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的文化传统应该就在江汉地区,人头、神人头、玉鹰、玉蝉、玉柄等典型玉器的文化背景应该在江汉地区探索。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的器形、纹饰、工艺等对二里头文化、商代玉器也有着重要影响,是夏、商玉器兼玉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中,玉鹰的造型工艺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夏文化本身。目前为止,出土的石家河玉器的器形、纹饰、工艺等已经表明石家河文化晚期是存在大型玉器的。虽然这些大都出现在翁棺里,但并不能确定这些翁棺就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墓葬。或许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大型墓葬并没有被发现,那些大墓中可能存在着大型玉器。(本报记者谢婉静)
瓦店遗址与后石家河文化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系主任、副教授张海
瓦店遗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瓦店村东部和西北部的台地上,是1979年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包含有龙山文化的早、中、晚期遗存,并以晚期遗存为主。张海通过分析瓦店遗址的环境基础、生业经济、人口构成、器物形象等,阐释了瓦店遗址中存在的“后石家河文化”因素以及显露的“后石家河文化”特征,如石家河遗址遗存的鹰形玉器在瓦店遗址中也有发现,瓦店遗址植物遗存与农作物结构也与石家河遗址相似。
与石家河遗址一样,瓦店遗址大型的聚落规模和高超的器物技术也表明该遗址是一个中心聚落,具有多元化文化背景。因此,从种种发现来看,瓦店遗址人口构成的特殊性表明这里存在一批保持非粟作农业经济特征的人群,这群人存在后石家河文化特征,但主要是模仿,不是当时的人口迁徙。(本报记者彭丹见习记者钟小卉)
石家河文明的兴衰与地质环境探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长安
石家河文明兴盛于雨水丰沛期,衰落于干旱期,河水干枯、湖泊退缩、农业欠收导致的饥荒、供水困难,人地关系恶化等是导致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石家河遗址所处的地貌环境和水环境研究发现,石家河虽处丘陵地区,但属于低岗平原,此外,石家河古城的修建和水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石家河古城周边水系发达,人们取水比较方便,生活便利。石家河文明兴盛时期正好对应全球温度比较高和降水丰沛这样一个时期,这段时期江汉平原的降水量是比较大的,而相对温度来说,降水与人类文明的的关系更重要。因此,石家河文明兴盛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属于低山丘陵向平原湖沼过渡的低岗地平原区,方便取水又免遭洪泛。
洪水灭亡论是不成立的,因为不存在洪水沉积的直接证据,石家河文明开始消亡时,处于气候干旱时期,此外历史研究表明,江汉平原洪水不可能到达石家河遗址。总的来说,石家河古城是当时的中心城市,人口密度高,碰上干旱湖泊退缩、稻田无水,对农业造成了致命打击,人口可能开始大量迁徙,这个时候可能导致社会出现动乱、战争,但是不是因为战争导致了文明的衰亡还有待考证。(本报记者杨蜜)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坚持“考古先行”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韩辉
鲁故城位于山东曲阜市城区及其周围,是周代鲁国的都城,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曲阜最深厚的历史文化依托,环绕鲁国故城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群,这也是曲阜成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所在。
城乡发展和文物保护矛盾加剧,需要全面统筹二者关系,变抢救性、被动性保护为科学系统的积极保护,要从大遗址文物保护、服务考古、惠及民众等方面出发,打造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公共活动空间。大面积的重点考古勘探是大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文物本体保护、规划展示等提供重要助推力,也在城市考古、聚落布局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考古先行”、“考古工作贯穿始终”的原则。(本报记者李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