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军
时光荏苒,从学校回到家乡,37岁的陈浩已扎根农村18年。
从满脸青涩的毛头小伙,到成熟稳重的村干部,从命运多舛的孤儿,到群众信赖的市人大代表,他以大地为琴,弹奏出美妙动人的青春之歌。
在干驿镇月池村,提起这位村财经治保委员陈浩,村民们赞不绝口。
作为一个80后,担任村干部不到3年时间,陈浩凭什么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村党支部书记涂四甫眼里,他工作细致、认真负责。
陈浩兼任村会计,负责粮食补贴发放工作。为了把这项惠农政策办实办好,陈浩起早摸黑走遍了村庄内的每一个角落,反复与各小组组长、户主仔细核对每家每户农田面积、人口、身份证信息等情况,认真细致做好登记、填报、整理入档、上报等工作。几个月后,粮补发放情况在村委会门前进行了公示,全村574户共2310人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清清楚楚,准确无误,无一名群众存在异议。
2015年8月,全市土地确权确地工作启动,陈浩从上门一家家登记、实地勘测、查漏补缺,到公示确认,迎接上级部门评审都全程参与,一丝不苟完成每一项工作。今年5月,月池村顺利通过上级验收。
“这几项工作都是跟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处理不好,极易产生纠纷矛盾。”涂四甫说,“但他毫无怨言,非常细心,没有出现一例差错,也没有一例群众上访事件。”
在村民们眼里,他就像亲人一样贴心。
五组村民周良华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属一级残疾,长年跟随打工的父母在外地生活。重症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启动后,陈浩第一时间向他们告知,并考虑到他们路途遥远,又要耽误工作,便主动提出让他们把相关资料寄回来,由他来帮助办理相关手续。
事情虽小,但温暖着群众的心。周良华感激地说,这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村里有这样的干部,是我们的福气!
“自从我家孙子跟着陈浩做作业后,孩子变得懂事,在家不仅会抢着帮做家务,而且还会平心静气地跟家长商量事情,特别有礼貌。都说要好好谢谢他!”村民胡婆婆对记者说。
月池村与其他村一样,青壮年多半在外打工,留下的村民大多是老年人和小孩。村里有38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校外无人监管、作业无人辅导的现状,有着教育工作者经历的陈浩感觉心里沉甸甸的。
2015年暑假,市有关部门在月池村开展了留守儿童希望家园活动,以农家书屋为阵地,由大学生志愿者对留守儿童进行暑假作业辅导、课外阅读指导、棋类培训,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暑假。假期过后,大学生志愿者返校离开了,孩子们又回到了无人管的状况。陈浩和妻子梁艾荣商量后,主动将希望家园活动继续开展下去。于是每天下午5时,夫妻俩忙碌了一天,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投入到辅导孩子们的工作中。
立德为先,树人为本。除了辅导孩子们完成家庭作业外,他还要求孩子们每天花40分钟读课外书。他说,阅读习惯的养成,是终身受益的事,一个人只有读书才有望远离俗气和卑微,充满理想和斗志。
现在村里的孩子们不再守着电视机、捧着手机打发时光了,他们过得充实,有意义。月池文化广场上有他们在进行球类运动,农家书屋有他们在埋头阅读。他们的视野开阔了,兴趣广泛了,精神境界提升了。
有人问陈浩两口子:“你们累不累?”他们回答:“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是幸福的,怎么会感到累呢?”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要对得起人大代表这个称号。”2016年12月底,陈浩当选为市人大代表,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陈浩说,他最想要做的,是把这个身份的作用发挥好,当好代表,不负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