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往期浏览
|
常见问题
|
使用说明
欢迎您阅览天门日报 您是第
位访客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09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父亲是劳模
●王金祥
文章字数:1946
我的父亲王家风,籍贯天门多宝,世代农民。听母亲讲,21岁与母亲结婚,结婚时个子不高,人们都叫父亲(铁锣丝)。父亲与大伯分家时,分得一匹跛枣红马,父亲从小就有做生意的天分,他用马驮米粉下乡,与乡民兑换粮食,换取的粮食驮回老街卖掉,从中赚取差价。父亲个子矮,兑换的粮食无法放到马背上,就想法让马靠着大石头,自己扛着粮食站在大石头上,这样就很轻松地把粮食放到马背上。有时换取的粮食多,跛马驮不完的,他就自己驮着走回来。父亲长年走乡串户,一双铁脚板踏遍了多宝湾的每个角落,父亲靠着这匹跛马,撑起了一个家。
成立多宝驮运队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互助组时期,父亲组织有马匹的乡民,成立了多宝驮运队(现为多宝搬运站),大家推选父亲为驮运队队长,专门从事驮运工作。他带领职工,帮粮管所驮运粮食,给供销社驮运物资,为企业驮运设备、材料和产品。每天起早摸黑,马驮人随,行程几十公里,后经政府注册认可,驮运队为集体单位,职工吃商品粮。一匹马改变了父亲的命运,也改变了父亲的人生。
白手兴家
驮运队虽然成立了,但单位和职工都没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每天上班时,职工都是牵着马匹从家里到单位,晚上下班,又牵着马匹回家。离家远的每天来回二三十里路,职工很辛苦,单位无效益。为了把单位做大做强,给职工一个温馨的家。父亲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一厘钱,而是带领驮运队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没有场地建房,他们开荒填坑平地。没有建筑材料,他发动职工捐献,自己带头将家里做房子的木料捐献给单位。利用业余时间带领职工参加义务劳动,搬砖搬瓦搬木料,建起200多平方米的养马房,200多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
改革运输工具提高经济效益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单位业务量的增加,父亲意识到,单靠马匹驮运物资,已远远赶不上形势的需要。必须改革运输工具,增加运输设备。他自费到外地考察取经,结合本地的实际,和职工一起研制成一种新型马车,用三匹马驾驭,每次可运送货物一二千公斤,效益提高了五六倍。
与时俱进开展技术革新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国家交通道路设施建设越来越好,货物运送的越来越远,人赶马车运送货物,无能从时间上还是从效益上远远地落后于机械化运输。父亲深深地认识到,不与时俱进,发展机械化运输,驮运队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险。要搞机械化,又谈何容易呀,一没有购买汽车的资金,二没有购买汽车的计划指标。但困难难不倒父亲,他与职工曾祥林、严师傅三人成立技术革新小组。到废品收购站行找可做土汽车的材料和零件,派曾祥林到武汉找老领导和战友,买回淘汰的报废汽车,进行改装。经过他们几个月日以继夜刻苦攻关,3辆土汽车终于研制成功。投入运行后,效益很好,原来用一辆马车拖一吨半货物到天门,要日夜兼程,花上两天两夜时间。现在一辆土汽车运输二吨货物,一天运二趟,效益提高了七八倍。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多宝驮运队地处汉江大队范围内,父亲与汉江大队党支部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口支援农业生产。每年麦收季节,父亲都要带领职工帮汉江大队抢收抢运麦子,从不索取任何报酬。母亲是汉江大队社员,父亲从来没有以权谋私,让母亲享受生产队便利待遇。家里建房子时,驮运队马车帮助拖砖拖瓦后,父亲主动找鲁言禄会计交钱上账,鲁会计说:是职工们自愿帮忙的,不用交钱。父亲说:我是领导,不能以权谋私,坚决交钱上账。他大公无私,家里没有半点公家的东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从不放纵。对我们子女要求严格,我们五个都怕他,不敢做半点越轨的事情。
父亲一心为公,每天天未亮,我们还在睡梦中,他就上班出车了。晚上回家时,我们早已上床睡着了。一月见不到父亲几次面。他积极要求进步,23岁入党。多次被县政府、区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劳动模范,授予劳动模范铜质奖章二枚。
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积劳成疾,因病1981年退休。1988年10月的一天上午,他感到身体不适,要儿子金水、选平用板车拖到四农场医院住院,金水还喂父亲吃了几口桔子罐头,中午却突然病逝。当时我正在开会学习,金水赶到天门告诉我这个悲痛的消息。我和金水赶回家里,打理父亲的丧事。遵照父亲生前的遗嘱,火化后葬在小河堤边。事后,我们兄妹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没有发现留下什么钱财,唯一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一本单位工作证,一本工会会员证,二枚县劳动模范铜质奖章。
父亲虽然走了,但他哺育了我们五兄妹,培养了我们兄妹三名共产党员。他生前对我们高标准严要求,教我们老实做人,诚实做事,却从未向我们索取什么。父亲这一辈子,我们从未给他过一次生日,我们五兄妹原打算父亲六十花甲时,给父亲祝寿,过一个美好的生日。父亲却匆匆走了,享年五十九岁。这是我们兄妹终生的遗憾。父亲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怀念这一位平凡而默默无闻的老党员、老劳模。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